和伊比鸠鲁一起旅行
在伊壁鸠鲁的快乐生活清单上,“陪伴”名列榜首。他这样写道:“源于智慧,让人终生幸福的莫过于拥有友谊。”
如果一个人无法让整个人生或某一人生阶段具有意义,那他能做的只剩下从无意义中分散注意力,尽管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是这样做的。然而,我们也许能够从一些地方发现,这些用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本身也毫无意义。
他引用一句叶芝的诗并稍加改动,说道:“青春即美,美即青春。”
性使得那些并非必要、永不满足的需求浮出水面,这些需求让人的脆弱一览无余,并使人深陷焦虑之中。伊壁鸠鲁曾阐释了性如何导致悲剧收场:起初是肉体的吸引,随后孕育出狂热的激情,接着迎来了肉体结合的高潮,最后直接走向了嫉妒或厌倦,或者两者皆有。
没有什么比拒绝接受人生的真相更为致命的事了。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掌中有无限,此刻即永恒。
“如何充分地把握人生?”历经多年的深思熟虑,伊壁鸠鲁给出了他的答案——人生的极致便是收获快乐,尽享愉悦。
伊壁鸠鲁的基本信条:“人若是活得不开心,那么愚蠢、苦难、不公正将如影随形。”
他这样写道:“幸运的不是年轻人,而是生活美满的老人。因为青壮之人朝三暮四、心猿意马;而老人则安靠于港湾中,坚守真正的幸福。”
伊壁鸠鲁箴言中,有一句我特别中意:“什么都无法满足不知足之人。”
依伊壁鸠鲁之见,真正的快乐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比如,一份水煮小扁豆,或酸奶蘸酱。
哲学的主要目的——让我们清楚地思考这个世界,以及如何在世界上生存。
在伊壁鸠鲁的快乐生活清单上,“陪伴”名列榜首。他这样写道:“源于智慧,让人终生幸福的莫过于拥有友谊。”
伊壁鸠鲁并不惧怕死亡。他说过这么一句名言:“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就不复存在。生命的消失不是恶,死亡不过是把我们带回了出生前的状态。”
这句名言后来受到了其他哲学家的反驳,尤其是索伦·克尔恺郭尔这位丹麦哲学家兼神学家,他认为这样说过于简单。毕竟“我们存在时”,我们还能感知未来我们将不复存在,这区别可大着呢。事实上,克尔恺郭尔认为,死亡足以让任何年龄段的人感到“畏惧而颤抖”。
每个真实的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想玩耍的孩子。——弗里德里希·尼采
这三十多年来,我活在暗无天日的乌托邦世界中,在那里时间没有意义。聊天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我们的对话虽有时令人愉悦,但终归是无休无止的唠叨。我们彻夜长谈,身边摆着塞满烟头的烟缸和廉价酒水的空瓶,迎来一个个宿醉未醒的黎明。对我们而言,时间冻结了。我们不慌不忙,对一切听之任之。
一旦生活中缺少了有意义的事,一切都会变得无趣。
如果一个人无法让整个人生或某一人生阶段具有意义,那他能做的只剩下从无意义中分散注意力,尽管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是这样做的。然而,我们也许能够从一些地方发现,这些用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本身也毫无意义。
斯文德森写道:“准确来说,我们中最活跃的那部分人,恰恰给无趣设置了最低的门槛。我们一场接一场地赶赴活动,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只因为我们无法应付时间‘空着’的状态。”可矛盾的是,当人们回顾起这些塞得满满当当的时间时,往往会惊恐地发现,脑子里只是一片空白。
对新事物的极度渴求,注定会带来失望,许多格言警句都有相关表述。比如,贝都因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要当心你所渴望的东西,因为你总能得到它。”而我最喜欢的是王尔德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后者要悲惨得多。”
当代学者斯蒂文·赖特说了一句十分简练的金句:“努力工作的回报在将来,懒惰的回报在当下。”
记忆是智慧之母。——埃斯库罗斯
自由是人类遭受的责罚;因为人一旦来到世间,就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让-保罗·萨特
他引用一句叶芝的诗并稍加改动,说道:“青春即美,美即青春。”
结婚生子的确能带来长久的满足感(尽管伊壁鸠鲁自己终生未婚),但是性——以及纯粹的性爱——不可避免地会在转瞬即逝的欢愉后带来更多的不快。性使得那些并非必要、永不满足的需求浮出水面,这些需求让人的脆弱一览无余,并使人深陷焦虑之中。伊壁鸠鲁曾阐释了性如何导致悲剧收场:起初是肉体的吸引,随后孕育出狂热的激情,接着迎来了肉体结合的高潮,最后直接走向了嫉妒或厌倦,或者两者皆有。对于伊壁鸠鲁来说,这些毫无舒适可言。
没有什么比拒绝接受人生的真相更为致命的事了。据称,活在拒绝中的人并没有全然地、真正地活着,就像柏拉图描述的那些住在洞穴中的愚民一样,错将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当作现实。
尼采从一个异常实用的角度如此写道:“结婚的时候,扪心自问:你觉得自己老了之后,还能和对方好好交谈吗?除了交谈之外,婚姻中的一切都是短暂的。”
那些说学习哲学为时过早或太晚的人,就像在说获得幸福为时过早或太晚一样。——伊壁鸠鲁
拖延是缓解怒火的最佳方式。——塞涅卡
方涉猎哲学之人,会倾向于无神论;但深深探究下去,便会转向宗教。——弗朗西斯·培根
在威廉·布莱克的诗中,我最中意《天真的预言》。它的开篇这样写道: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掌中有无限,此刻即永恒。
也许,想要找到我所渴望的回答,最佳方式就是活在当下——彻底地活在当下。
但求从容不迫,切勿好高骛远。——托马斯·默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