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饮食

食用低动物性蛋白质食物的老鼠,运动量明显高出许多,也不容易疲倦

电线杆越多的国家,心脏病与其他疾病的发生率都较高,因此,电线杆与心脏病是正相关,但却不能因此证明电线杆会导致心脏病——相关并不表示因果关系。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会促进肿瘤发展,而植物性食物则可以减少肿瘤发生。

若你能活到统计数字上的平均年龄,你的心脏将已为你跳动了30亿次。

形成心脏病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硬化斑(plaque)。硬化斑是一层油油的蛋白质、脂肪(包括胆固醇)、免疫系统细胞,以及其他累积在冠状动脉内壁的物质。

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包括胆固醇、血压、身体活动量、吸烟与肥胖。

除了危在旦夕的心脏病患之外,没有人的寿命能靠外科手术或医疗器械而延长。

最好的药物就是食物。

1994年,美国儿科学会“强烈鼓励”家族中若糖尿病患者较多,那么这些家族的婴儿在2岁之前不要以牛奶哺育。

专业协会、医生和政府所推崇的“正常的”饮食,实际上会造成人体瘫痪、癌症、心脏病、肥胖和糖尿病的比例奇高。

若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含量(以动物蛋白为主)从35克倍增至78克,尿液中的钙含量就会增加50%。

不只胡萝卜素,另外5种植物性食物在经过测量后,也都跟罹患黄斑变性的概率较低有关,这些食物包括西兰花、胡萝卜、菠菜或羽衣甘蓝、冬南瓜和红薯,其中以菠菜或羽衣甘蓝的保护作用最高。

基因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它们也不会展现出来,而在人体内,营养就是决定基因活动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歌德曾说:“我们只有在知道愈少的情况下,才能知道得够精确,因为知识和疑问成正比。”

我和麦戈文先生的一次私人谈话中,他说自己和其他5位来自农业州的参议员在1980年的选举都相继失利,部分原因就在他们勇于跟动物性食物业界对抗。

在手术室里,护士们众星捧月般地围在医生边上。我的意思是,天啊,医生太喜欢这种感觉了。这些人骄傲自大的程度你是想象不到的,如果有人去跟他们说“你知道,我想我们可以用抱子甘蓝和西兰花来治疗心脏病”,而医生的回答“什么?我学了这么多垃圾知识,赚了这么多的钱,而你现在想要把它全部带走吗?”

大部分的医生根本没有受过营养学的训练,也不知道营养和健康的关系。

一名科学家公布抗忧郁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后,立刻失去在多伦多大学的教职工作。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倡导“饮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

就算到了今天,我们也没有任何药物或手术能有效预防、消除,甚至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基因并非决定您成为十大死因受害者的最重要因素。

服用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并不能长期保护您不生病。

您的医生恐怕不知道您该怎么做才能活得最健康。

蔬果内含的抗氧化剂可改善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

在控制癌症方面,食物营养的威力远远胜过致癌物质。

低蛋白质饮食能够抑制由黄曲霉毒素所造成的癌症,不论这种致癌物质在动物身上的使用剂量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即便已发展出初期癌症,低蛋白质饮食同样能够阻断后续的癌细胞发展。

酪蛋白——在牛奶蛋白质中占87%的成分——可促进任何阶段的癌细胞生长,而那些来自小麦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质,就算摄取较高单位也不会致癌。

吃最多动物性食物的人,最容易罹患慢性病,而且就算只摄取少部分的动物性食物,也会有负面效果出现。反之,吃最多植物性食物的人最健康,而且较不易得慢性病。

吃正确的食物有助于降低罹患致命疾病的风险!

癌症其实不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自然进程,只要采取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其实就能预防大部分的癌症,

美国最常见的健康杀手并非肥胖、糖尿病或癌症,而是心脏病。

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最终死于心脏病。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统计,全美目前有6000万人罹患某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中风或心脏病,

英国经济每产生7美元的收入,就有1美元花在医疗支出上

通常太过注重细节,而忽略更宏观的整体脉络。我们把力量和希望只寄托在单一的个别营养素,比方维生素A是否预防癌症,或维生素E能否预防心脏病,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过度简化或无视于大自然的复杂性。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倡导的科学,他曾说:“真正明白与自以为是,其实是两回事;真正明白是科学,而自以为是则是无知。”

动物即便有很明显的罹癌基因体质,但只要借由营养,都可开启或关闭癌细胞的成长。

食用低动物性蛋白质食物的老鼠,运动量明显高出许多,也不容易疲倦,

许多营养学畅销书,谈的其实不是健康,而是作者为了将大把钞票赚进口袋而丢给我们的没用的饮食风潮。

关于蛋白质的描述,有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文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神话。

人体组织所需要的氨基酸(彩色珠子),大约有八种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这些人体无法自行制造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就像串珠链子的比喻一样,如果我们所吃的食物中,缺乏或不足这八种氨基酸的任何一种,那么新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就会减缓或停滞,这时候,蛋白质是否优良的概念就出现了。

所谓最好的食物蛋白质,只不过就是指经过消化之后,能够提供正确种类与数量的氨基酸,以有效合成人体新组织的蛋白质。

优质”的意义就是:这项食物能够提供正确种类与数量的氨基酸,来制造人类所需的新蛋白质。

人体其实能够借由极为复杂的新陈代谢系统,从每天所食用的各种天然植物性蛋白质中,取得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因此根本不必刻意吃下更大量的植物性蛋白质,或是费尽心力规划每一餐。

罹患肝癌的孩子,都来自富裕家庭。他们的蛋白质摄入量比本国其他人都多,而且多是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

电线杆越多的国家,心脏病与其他疾病的发生率都较高,因此,电线杆与心脏病是正相关,但却不能因此证明电线杆会导致心脏病——相关并不表示因果关系。

像土里的种子,初期的癌细胞若缺乏适当条件,是不会成长繁殖的。

有些饮食因素会促进癌症生长,被称为促癌物,有些饮食因素则可减缓癌症滋长,因而被称做抑癌物。

减少蛋白质的摄取量可以明显降低酶活性,进而预防危险致癌物与DNA结合。

每日饮食中10%的蛋白质建议量已经远远超过实际所需,但大部分人每天食用的蛋白质却都超过这个建议量。

的蛋白质,其中男性吃得较多,女性较少。如果以食物来说明,100卡热量的菠菜(425克)有12克蛋白质,而100卡热量的鹰嘴豆(约两大匙)有5克蛋白质,至于100卡热量的上等肉排(约42.5克),就有13克的蛋白质。

植物性蛋白质并不会促进癌肿瘤生长,即便摄取量很高也一样。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会促进肿瘤发展,而植物性食物则可以减少肿瘤发生。

中国癌症具有很高的地理特性——某些癌症在部分地区特别常见。

科学、政治与经费,偶尔会一起发挥功用,造就了不起的研究。

癌症产生非完全由基因决定,根据一份1981年的研究显示,基因只占总癌症风险的2%~3%。

每个人会死亡的概率是百分之百。人终究难免一死,因此,经常有人把这当做理由,把自己有违健康资讯的行为合理化。

追求健康并不是为了永生,而是为了全心全意享受我们拥有的时光,让这辈子尽量维持身体的良好运作,避免痛苦地与疾病长期抗战。

若血胆固醇浓度从170毫克/分升下降到90毫克/分升,那么肝癌Ⅱ、直肠癌Ⅰ、结肠癌Ⅱ、男性肺癌Ⅰ、女性肺癌、乳腺癌、孩童血癌、成人血癌Ⅰ、孩童脑癌、成人脑癌Ⅰ、胃癌与食道癌(喉癌)的患病概率就会减少。

美国男性死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比例,是中国农村男性的17倍13,而美国人的乳腺癌死亡率也是中国农村的5倍。

食用动物性蛋白质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15-18。当然,饱和脂肪与饮食胆固醇也会提高血胆固醇,只不过影响不如动物性蛋白质那么明显。

植物性食物不仅不含胆固醇,而且会以许多方式降低身体制造的胆固醇

若是动物性食物的摄取量提高,乳腺癌风险也会跟着增加。

饮食脂肪与高血胆固醇有关,而高饮食脂肪、高血胆固醇,再加上高量雌性荷尔蒙,将会使乳腺癌发生率提高Ⅰ,以及女性的月经初潮提早。

月经初潮较早将会导致较高的乳腺癌风险。

若饮食中一直富含动物性食物,那么整个生育年龄荷尔蒙含量都会很高,而更年期则会延迟3到4年,生育年龄会整整多9到10年,即女性一生中处于高雌性荷尔蒙的时间会大为增长。许多研究都曾指出,生育年龄增长与乳腺癌风险提高有密切关系35,36。

伯基特教授主张,纤维可以把体内的水分推入肠道,让东西顺利移动,而且这些没有被消化的纤维就如同贴纸,可以吸附我们肠子里不好的,甚至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如果纤维摄取量不足,就容易便秘而引发各种疾病。

纤维不能被消化,却是保持健康所必需的物质。

摄取高纤维势必表示你食用大量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叶菜与全谷类,因为它们都富含纤维。

祸害。自由基会让我们的组织变得僵硬,功能衰退。不受控制的自由基造成的伤害会引发白内障、动脉硬化、癌症、肺气肿、关节炎,以及其他随着年纪增长而渐渐普遍的病痛。

抗氧化剂在人体内也和在植物里一样能发挥功效。

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低的家庭,比较可能出现高癌症发生率。

如果想要维生素C或者β-胡萝卜素,别碰那些补充剂,应该多吃水果和绿色蔬菜才对。

诸如心律不齐、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猝死、骨质疏松、肾脏受损、癌症风险提高、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脂质异常等并发症,都与饮食中长期限制碳水化合物有关。”

食物中典型的单一碳水化合物包括白面包、用白面粉加工制成的饼干零食,以及脆点心、糖果、高糖分的软饮料等。

高碳水化合物的健康益处,是来自于全谷类与蔬果的复合碳水化合物,所以,还是吃点苹果、黄瓜,或糙米饭配点豆类与其他蔬菜吧!

对于喂以低蛋白质饮食的实验动物,平常摄取的热量虽多些,但体重却增加得很少,它们还会把额外的热量以体热的方式处理、较愿意运动,并比一般饮食的动物更不容易罹患癌症。

摄取动物性蛋白质固然会让人身材较高大,但是总胆固醇浓度与不好的胆固醇浓度也较高。不仅如此,体重不光与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有关,也和癌症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病率升高有关。

人体发育和蛋白质有关,而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一样有效。

若你能活到统计数字上的平均年龄,你的心脏将已为你跳动了30亿次。

形成心脏病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硬化斑(plaque)。硬化斑是一层油油的蛋白质、脂肪(包括胆固醇)、免疫系统细胞,以及其他累积在冠状动脉内壁的物质。

不健康的心脏动脉内的那层硬化斑,是由胆固醇、磷脂及脂肪酸所构成。

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包括胆固醇、血压、身体活动量、吸烟与肥胖。

1961年,研究者提出非常有说服力的说法,指出血胆固醇高与心脏病之间的相关性很大。

男性的血胆固醇浓度“若每分升超过244毫克,那么这个人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概率,将是每分升低于210毫克者的3倍以上!”

中国农村的心脏病比例也很低——美国男性死于心脏病的比例,为中国男性的17倍18。

死亡,是食物造成的!只要是饱和脂肪与动物性蛋白质的食用量较少而全谷类与蔬果的摄取量较高的文化,患心脏病比例就会较低,也就是说,这些文化多靠植物性食物维生,而美国人则多倚赖动物性食物。

居住在夏威夷或加州的日本人,血胆固醇浓度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比例,都比日本本土高出许多,这显然是环境造成的,因为这些人大多数拥有一样的基因。

当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美国的饮食方式时,心脏病的比例也就跟着蹿升。

在动物实验中,摄取过多脂肪与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变硬、硬化斑累积)。

实验饮食所禁止的食物可有一大串,包括奶油浓汤、猪肉、肥肉、动物脂肪、全脂牛奶、奶油、牛油、蛋黄、牛油制成的面包与甜点,以及鸡蛋。

维持普通美式饮食的50名病人,8年后只有12人还活着(24%),至于实验饮食组的病人,则有28人还活着(56%),人数几乎是对照组的两倍半。12年之后,对照组的病人已全数死亡,但是实验组却有19人还活着,存活率达38%。

若将动物性蛋白质喂给大鼠、兔子与猪等,将会明显提高这些动物的胆固醇浓度,但植物性蛋白质却能大幅降低胆固醇浓度。

若想降低胆固醇,与其少摄取脂肪或胆固醇,还不如多吃植物性蛋白。

今天的心脏病死亡率比20世纪50年代足足下降了58%!死亡率下降58%,看起来是化学药物与技术的一大胜利,然而其中重要的进展,应该归功于急诊室对于心脏病突发病患的处理治疗。

20世纪70年代,年纪超过65岁的人如果心脏病发,就算能活着进医院,也还有38%的死亡率。但是今天,病患若能活着送进医院,死亡率只有15%。

现今心脏病仍是美国的头号健康杀手,每24小时就有将近2000名美国人因心脏病死亡。

根据长期研究显示,因为心脏搭桥手术而延长生命的病人,其实寥寥可数,这些研究甚至指出,进行过心脏搭桥手术的病人,心脏病发作的次数不亚于未进行手术的病人。

心脏搭桥手术锁定的目标,却是最大、最明显的硬化斑,这些硬化斑或许会导致胸痛,却不会导致心脏病发作。

除了危在旦夕的心脏病患之外,没有人的寿命能靠外科手术或医疗器械而延长。

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却是每况愈下,美国农业部指出,大家比30年前吃进更多的肉和脂肪。

最好的药物就是食物!

医生与同事报告:“(参加者)要避免油脂、肉类、鱼、家禽与乳制品,脱脂牛奶与脱脂酸奶除外。”42计划进行到大约第五年时,埃塞斯廷医生更建议病人连脱脂牛奶与酸奶也别碰了。

到了2003年,即研究的第17年,所有采取埃塞斯廷医生饮食法的病患,只有一名病逝,而且他们的寿命都已经七八十岁了。

病患在遵循全植物素食之前,冠状动脉共出现49次状况,但是之后却完全没有再发生过。

没有任何手术或化学药物能和饮食一样,对心脏病的治疗成效这么显著。

那些遵循政府饮食节制建议的病患,心脏病还是继续发展,这些无辜的受害者都是注重健康的人,他们听从建议,把血胆固醇总值维持在180或190毫克/分升,最后却落得心脏病发,甚至英年早逝。

200毫克/分升的血胆固醇绝对称不上安全,30%脂肪摄取的饮食也绝对算不上“低脂”,而食物中胆固醇只要超过零毫克,就会戕害健康。

体重超重的孩童会面临许多心理与社会方面的挑战:体重超重的孩子不容易交到朋友,也常被认为是好吃懒做,进而使他们更容易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碰到困难。在青春期则可能会出现自信心缺乏的问题,影响甚至相当长远。

肥胖的人可能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做,因此无法好好享受生活。

事实上,对他们来说,可能连好好地坐在椅子上、不要腰酸背痛都是奢望。

曾经有一项干预性研究,是让体重超重的受试者吃低脂肪的全植物素食,且可以随心所欲地吃。3周后,受试者体重平均减少了将近8公斤。

在中国农村,根本找不到一个胖子,然而移民到西方国家的中国人却还是会发胖。

吃5%酪蛋白的动物,似乎比吃20%的好动。

至于糖尿病比例低的国家,饮食方式则是“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脂肪与动物脂肪含量皆相对较低,其热量大多来自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米饭”。

与糖尿病关系最大的因素是体重超重!

科学研究人员衡量了华盛顿州日裔美籍男性的饮食与糖尿病比例。这些男性为日本移民的第二代,然而他们罹患糖尿病的比例,竟然比居住在日本的同龄者明显高出3倍。

就日裔美籍人士而言,罹患糖尿病的人,也摄取最多的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脂肪与饮食胆固醇,这些成分都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而他们的脂肪总摄取量也较高,并导致体重过重。

过去25年来,日本孩童罹患Ⅱ型糖尿病的比例提高了两倍多。研究者指出,过去50年来,日本人所摄取的动物性蛋白质与动物性脂肪急遽增加,饮食习惯的改变与活动量减少,都可能导致糖尿病病例暴增。

糖尿病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能引起许多并发症。

造成乳腺癌风险的因素大同小异:雌性荷尔蒙水平过高(包括雌激素与黄体激素),患病的概率就会提高。若女性饮食中的动物性食物摄取量大,且植物性食物的摄取量也大幅降低的话,就会导致青春期提前与更年期延后,进而延长生育年龄。

根据中国健康调查及营养研究的资料显示,西方女性一生中的雌激素水平,为中国农村女性的2.5到3倍。

中国女性血液中的雌激素浓度低了26%到63%、生育年龄减少8~9年,

让8~10岁的女孩子摄取脂肪、动物性食物含量较低的饮食,7年后,便能降低数种会促成青春期启动的雌性荷尔蒙浓度达20%~30%(黄体激素甚至减少50%)。

强烈致癌物质进入人体之后,其引发问题的速率则主要由营养控制,因此,PAHs会以多快的速率代谢,并和DNA结合成加成物,则多由我们吃进的东西来控制。

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与亚洲富裕国家(日本、新加坡)的结肠直肠癌比例很高,但是非洲、亚洲与中南美洲多数国家的比例却很低。

捷克共和国每10万名男性当中,有34.19人会死于结肠直肠癌,但是孟加拉却只有0.63人。

当居民从低癌症风险区迁徙到高癌症风险区时,罹癌风险的概率在两个世代内就会提高,这表示饮食与生活习惯是罹患结肠直肠癌的重要原因。

另一项对结肠直肠癌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多运动的生活形态。

一般认为,多运动与较不易罹患结肠直肠癌很有关。

诊断出罹患前列腺癌的病患,只有7%会在5年内死亡。

前列腺比例高的地区多是饮食与生活形态西化的国家。

维生素D并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只要每隔几天在阳光下晒上15~30分钟,人体就能自行制造。

大部分的癌症机构,都不愿讨论关于饮食的建议,甚至嗤之以鼻,因为这严重挑战了以药物和手术为本的传统医学。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的作用机制,能充分解释癌症起因。

最常见前九种占了97%,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多发性硬化症(MS)、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Ⅰ型糖尿病及风湿性心脏病,而这些疾病与饮食关联的研究,数量也最多。其他未列出的疾病还有炎性肠道疾病、节段性回肠炎、风湿性心脏病,并可能包括帕金森氏症。

大体而言,距离赤道越远的地区,自身免疫疾病也越常出现,这种现象在1922年9就已为人所知,例如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多发性硬化症发病率为赤道地区的100倍。

就自身免疫疾病而言,其作用机制就是免疫系统误伤了自己体内的细胞,在Ⅰ型糖尿病中,它攻击的是胰腺;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它攻击的是髓鞘;在关节炎中,它攻击的则是关节组织。

文献清楚记载,牛奶蛋白质会引发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是一种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重大疾病,而这个问题的可能祸首,就是牛奶。

1994年,美国儿科学会“强烈鼓励”家族中若糖尿病患者较多,那么这些家族的婴儿在2岁之前不要以牛奶哺育。

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物,一个妈妈最严重的错误,就是以牛乳代替母乳。

目前所研究过的自身免疫疾病,在日照较少的高纬度地区比较常见。

虽然帕金森氏症并不是自身免疫疾病,却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特征,而且常与多发性硬化症发生于相同地理区域,甚至同一个人身上。

专业协会、医生和政府所推崇的“正常的”饮食,实际上会造成人体瘫痪、癌症、心脏病、肥胖和糖尿病的比例奇高。

斯旺克医生在挪威的研究显示,在鱼类食用较普遍的滨海乡村,多发性硬化症也较不常见。但这并不完全表示鱼类中的omega-3脂肪具有保护作用,其实,在这些鱼肉食用量高的地方,乳制品(及饱和脂肪)摄取量也低得多,这是研究中没有提到的一点。

平均每位美国人消费的牛奶和乳制品都居全球之冠,那么美国人的骨头应该非常强健才对,但是最近一项研究却显示,50岁以上的美国女性,髋骨骨折的比例居全球前茅,而其他高比例的国家则在欧洲和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这些国家的人喝的牛奶比美国人还多。

即使是不同国家的妇女,如果动物蛋白摄取愈多,骨折发生率也愈高,两者间具有强烈关联关系。

动物蛋白跟植物蛋白不一样,会增加身体的酸性负荷,导致人体的血液和组织愈呈酸性。由于人体不喜欢酸性环境,于是开始反击,利用钙这种强效成分去中和酸性,但是钙一定要取自身体某处,因此就从骨骼中取钙。而少了钙质,骨骼渐渐脆弱,就变得很容易骨折。

若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含量(以动物蛋白为主)从35克倍增至78克,尿液中的钙含量就会增加50%。

纵然证据显示乳制品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但因为攸关大笔金钱,所以业者或专家仍鼓励人多喝牛奶。

远离精制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甜食、糖果、意大利面和白面包,

尽量少吃盐。避免高度加工以及包装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盐。有部分研究显示,一旦过量摄取食盐,身体就会出问题。

肾绞痛的痛苦需要强效止痛药才能控制,不要奢望阿司匹林就能止痛。

研究人员从1958~1973年研究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发现若每人每日摄取的动物蛋白量超过21克,则与每年每万人肾结石的人数密切相关。即摄取量愈多,形成肾结石的数目愈高,两者关系令人印象深刻。

一旦人们摄取足够多动物蛋白食物,尿液中的钙质和草酸盐往往在数小时内,就会急剧增加。

黄斑是眼睛中的“生化交叉口”,也就是进入其中的光线能量会转变成神经讯号,而黄斑位居中心位置,因此对于视觉成形很有帮助。

黄斑周围有脂肪酸,会与外部进入的光线作用,产生低量的高活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够破坏黄斑在内的周围组织,不过幸好这些自由基的伤害可通过蔬果中的抗氧化剂抑制住。

摄取较多胡萝卜素者,罹患黄斑变性的频率较低。

不只胡萝卜素,另外5种植物性食物在经过测量后,也都跟罹患黄斑变性的概率较低有关,这些食物包括西兰花、胡萝卜、菠菜或羽衣甘蓝、冬南瓜和红薯,其中以菠菜或羽衣甘蓝的保护作用最高。

一些维生素补充剂,像维生素A、C、E含量极少,或是根本没有功效。

摄取最多菠菜的人,罹患白内障概率会减少四成。

70岁的我毕竟跟20岁的我不一样,我的动作变慢了,身体没以前那么强壮了,每天工作时数短了,而且小睡片刻的频率也比以前高了。

住在夏威夷的日裔美国人比土生土长的日本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比例高。

土生土长的非洲人比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非裔美国人罹患失智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比例都较低

有两句格言是这么说的,一句是:“美国人不喜欢逆耳忠言。”另一句是:“他们只愿意接受纵容自己恶习的建议。”

人们想要继续吃自己习惯的食物,又担心吃下的食物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副作用,因此吞几颗补充剂,会让他们感觉好过一点。

一项大规模研究在调查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物),对于肺癌和其他疾病的功效2,3,结果研究显示摄取4~8年的补充剂后,肺癌罹患率并未如预期中减少,反而增加了!除此以外,研究也并未发现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于预防心脏病有任何功效。

在预防癌症或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现在还不能确定按常规剂量服用维生素A、C、E,或服用复合维生素并搭配叶酸,或是与抗氧化剂联用对健康的益处更多,还是害处更多。”

植物性食物具有的抗氧化剂、纤维和矿物质都比动物性食物高出很多,

若一种动物的化学成分成为重要营养来源,需符合以下两个条件:首先,该化学成分是维持人体健康运作的必需品。其次,该成分人体无法自行制造,要靠外在来源取得。

一旦人体需要胆固醇,身体就会自行制造,不需从食物中摄取,因此胆固醇并非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成分。

有4种营养成分是在动物性食物中有,但大部分植物性食物中找不到的,那就是胆固醇、维生素A、D和B12,但其中有3种是不重要的营养成分:除了胆固醇外,人体可从β-胡萝卜素中直接制造维生素A,而我们的皮肤只要照射15分钟阳光,就可直接制造维生素D,但这两种维生素的摄取量一旦过高,就会有毒。

现代美国人摄取经过高度清洁的植物性食物,又不吃动物性食物的话,可能无法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B12。

我们体内的维生素B12可以保存3年,如果你已经超过3年未摄取任何动物性食物,或是你怀孕或需要哺乳,你就应该考虑摄取一些B12补充剂,或每年定期看医生检查体内的B12或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基因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它们也不会展现出来,而在人体内,营养就是决定基因活动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基因必须经过活化或被展现出来,才能产生影响。而控制基因是否展现的力量,来自于环境——尤其是营养!

歌德曾说:“我们只有在知道愈少的情况下,才能知道得够精确,因为知识和疑问成正比。”

即使摄入大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只要喂以低蛋白食物,实验大鼠依然可以非常健康、活跃,不会患上任何癌症。

肉类真正的危险是:它们会造成营养物质失衡。

慢性疾病需要数年时间形成。例如,人们很可能在青春期就患上乳腺癌,但需等到更年期才会被诊断出来!

许多信息都由“黄金法则”所支配,所谓黄金法则的意思也就是这些游戏规则都是有钱人来制定的。

有时候科学界和企业、政府和科学界或政府和企业之间,根本无从分离,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也许在我们这个社会上,被健康这门科学骗的经验最多。

而在我和麦戈文先生的一次私人谈话中,他说自己和其他5位来自农业州的参议员在1980年的选举都相继失利,部分原因就在他们勇于跟动物性食物业界对抗。

失去健康的人,最容易被“健康”这门学问所欺骗,因为只要可能有用的方法,他们都愿意相信。

有时你要从科学健康协会中找到对于食物业的严正批评,就好比在大海里捞针。

成立这样一个针对饮食和癌症关联的组织,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威胁;显而易见的是,癌症研究所的计划击中了某些人的痛处,因为来自食物、医药界的恶意批评接踵而至。

我很惊讶政府的干涉如此严重,国家和州检察官办公室都在质疑癌症研究中心的定位及募款程序,就连美国邮政局也加入这场争辩,他们质疑癌症研究所是否利用邮寄品散播“垃圾”资讯。

“美国癌症协会”成为最强力的批判者,因为在他们眼中,癌症研究所有两处不利于他们,一是癌症研究所可能要跟他们竞争同一个基金捐献来源,另一则是癌症研究所想要将癌症研究的方向转向饮食因素。

有些科学家愿意将自己的灵魂,卖给出价最高的买家,这些科学家也许为数不多,但他们的影响力却很广泛。

富含动物蛋白和胆固醇的饮食,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低脂餐中,这两种不健康的成分都比较高。

对于中年女性的乳腺癌发生概率,摄取脂肪有不好的影响,摄取纤维则有保护作用。”

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和乳腺癌有关(在总膳食能量中只要增加0.1%的脂肪摄取,就会产生关联)。

科学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观察、发问、假设并测试假设,然后再不带偏见地去解释发现结果,总之不是向人们的欲望磕头。

美国个人、政府和企业在食品一项的开销,每年超过7000亿美元。

很多企业集团想尽办法提高大众对于他们产品的需求。“全国乳制品委员会”、“全国乳制品推广研究会”、“全国液态奶加工推广会”、“国际籽苗栽种协会”、“美国肉制品协会”、“佛罗里达州柑橘加工者协会”和“联合蛋制品生产商协会”都是这类企业集团。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使用的其中一招就是宣称产品具有营养功效。同时,这些公司和协会必须避免产品被人说成不健康,

乳制品业管理公司”(DairyManagementInc.)。新集团在网站上所写的成立宗旨,就是“完成一件事:增加大众对于美国生产的乳制品需求”。他们在2003年的行销预算超过1.65亿美元。

全国西瓜推广会的预算只有160万美元。

乳制品业的教育竟是——享用冰淇淋的同时又能吃到营养!难怪会有那么多小胖子和小糖尿病患者。

乳制品业每年斥资400万~500万美元资助研究,希望找出可以谈论的乳制品有益健康之处。

乳制品业者还找来医生、学术界人士和其他健康专家成立“医学顾问委员会”,以提供有科学根据的证据,去支持牛奶的健康功效。

鲜少人知道,尤其是社会大众,这类研究其实是直接“受益”于企业基金赞助,也鲜少人会将这些技术性的细节进行分类,并找出那些原本该存在却不见,而且可建构研究全貌的资讯。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能了解我们当地媒体报纸头条在写什么。

事实上,根本没有证据显示番茄红素具有预防前列腺癌的功效,不过,跟番茄红素相关的商业活动却大行其道。

以药物形式摄取胡萝卜素和直接从全植物食物中获取养分,完全是两码事,因为全植物食物提供的是对健康有益的纯天然营养成分。

在杂货店内的“健康食品”区往往放的不是真正的食物,而是一大堆补充剂和看似具有神奇配方的特殊营养制品。千万别上当,因为任何店内最健康的食品区就在卖天然蔬果的“农产品区”。

大多数美国慢性疾病的部分原因皆可归咎于营养不当,政府专家小组这么说过、卫生局局长这么说过,就连科学家也有此一说。

根据伦敦《卫报》报道,美国糖业界威胁要“让世界卫生组织屈服”,直到世卫组织放弃有关添加糖的摄取原则。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2004年的280亿美元预算中,只有约3.6%是跟营养有关的计划,而24%是跟预防疾病有关。

大部分的预防和营养预算,实际上都跟预防和营养无关。我们听不到关于饮食模式出现令人振奋的研究,也不会有人告诉我们饮食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相反,这些预防和营养预算都将花在研制药物和营养补充剂上。

每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都用几乎全部的税钱去资助药物、补充剂和机械设备的研究费用。

……制药界享受政府特别的保护和补助。许多初期的制药基本研究都由国家卫生研究院出资赞助。通常只要再过不久,当研究露出实用性的曙光时,制药公司就会开始插一脚。

在1993~1996年间,一般美国主要企业的税率是盈收的27.3%;同一期间,据说制药界的税率只有16.2%。更重要的是,制药公司享受政府授予的17年新药垄断权,也就是专利保护权。只要药物取得专利,其他人就不得销售,而制药公司就可以任意喊价。

政府的态度不是为民服务,而是牺牲人民福祉,为了食品业和制药业服务。这其实是体制上的问题,是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结合起来决定国家健康的。

在手术室里,护士们众星捧月般地围在医生边上。我的意思是,天啊,医生太喜欢这种感觉了。这些人骄傲自大的程度你是想象不到的,如果有人去跟他们说“你知道,我想我们可以用抱子甘蓝和西兰花来治疗心脏病”,而医生的回答“什么?我学了这么多垃圾知识,赚了这么多的钱,而你现在想要把它全部带走吗?”

那些从亚洲来的第一、二代亚裔美国人,吃的是比较传统、以稻米和蔬菜为主食的亚洲食物,这让他们的身材苗条、健康且未得慢性疾病,但完全以美式饮食为主的第三、四代亚裔美国人,却罹患肥胖症、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

大部分的医生根本没有受过营养学的训练,也不知道营养和健康的关系。

一名女科学家发现研究中的药物具有强烈副作用,而且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效用后,立刻遭受制药公司和所属学校各种方式的诽谤中伤;

另一名科学家公布抗忧郁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后,立刻失去在多伦多大学的教职工作

医生习惯接受业界的礼物和好处,而业界就利用殷勤的“服务”去影响他们此后所受的医学教育。

“疾病本质论”的概念表示疾病并非出自某个器官、细胞或反应出错所引起,也非某一个独立作用的外在因素造成,而是因为体内多重系统故障所致。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倡导“饮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

就算到了今天,我们也没有任何药物或手术能有效预防、消除,甚至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唯有时间能说明一切。

Written on November 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