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天性
自我控制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代价。
是里根的幽默感使他赢得了选举的胜利,是他在辩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冷静机智以及脱口而出的妙语连珠使得他再次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并且人气不断攀升。
里根被主持人问到年龄会不会成为选举中的一大问题时,当时里根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他那句名言:“我不会在这次竞选中拿年龄问题来做文章,因为我不会利用对手的年轻和缺乏经验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我们之所以认为里根风趣幽默,并不是因为里根在辩论中表现出了幽默风趣的一面,而是因为那一小群在现场的“陌生人”都认为里根幽默风趣。我们其实是被一些容易忽略的社会暗示所影响
我们喜欢把自己想象为是一个思想完全独立、不可能会受到这种影响的人。然而,我们很可能错了。每天、每时、每刻,别人都在通过无数种我们无法识别或者感知的方式影响着我们。
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指对他人、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所进行的思考。
我现在相信“我们之所以对社交圈感兴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在我们空闲的时候打开这个默认网络”。
大脑不断地回到默认网络(恢复到社会认知模式),完全是为了帮助我们成为这个极其复杂的社交圈的专家。
默认网络确实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打开的,就像人体的反射活动那样。这是大脑首选的存在状态,只要有一秒钟的时间,默认网络都不会放过。
美国人每个月花在宗教活动上的总时间大约为840亿分钟,而花在Facebook上的总时间则为560亿分钟。
任何一个社会的基础都可以被看作这种共识:如果今天你帮我建造了我的小木屋,那么将来我也会帮你建造你的小木屋。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了一个更美好的家,那么我们大家都会受益。
灵长类动物的“经验”证明,生存并不是一个零和博弈。
我们的社交天性并不是拥有了一个更大的大脑的意外产物,相反,不断强化的社交天性的巨大价值,才是我们之所以会进化出一个更大的大脑的主要原因。
虽然大多数人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直接贡献都微乎其微,但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在个人生活以及职业生活中获得成功,每个人都需要驾驭复杂的社会网络。
分离会让哺乳类动物倍感痛苦。著名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生活中没有“他人”的存在,比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更加让人无法承受。
根据大多数研究,人们最害怕的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相比之下,死亡不过是他们第二畏惧的事情。果真如此吗?如果是真的,这就意味着对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来说,如果你去参加一个葬礼,你宁愿棺材里躺着的那个人是你,也不愿意站在亲属面前念悼词。
演讲者害怕因被拒绝而遭到伤害。
只须让被试预感到自己将会遭受疼痛的沉重打击,就足以让他真的感觉到比原来强烈得多的疼痛。
所有人都遗传了这个“依恋系统”,而且终生“携带”着它。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不可能摆脱被社会排斥的痛苦,正如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忍受饥饿的痛苦一样。
在大脑内部,社会痛苦和物理疼痛确实共用一个神经机制。
呢?公平这东西看起来有点像空气——没有它时比有它时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只要被公平对待,就能够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而与公平提议所涉及的金额的多少无关。
当人类或者其他哺乳类动物的许多个体聚在一起、共同工作并且彼此关心照顾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赢家。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只有其他生物才是最复杂、潜在危险性最高的东西,这推动了人类从大自然走向相互连接,于是,相互取悦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最终增加了人们享受群体生活的福利的机会。
相互合作激活了人类大脑的奖赏系统,因为合作本身就是目的。
共情是利他主义行为的催化剂。
进化的动机或许是繁殖,然而我们的心理动机却是快乐。
即使你想成为一个自私的人,你也应该用一种非常聪明的方法来做一个自私的人。世人在成为自私的人的过程中所用的方法实在太愚蠢了,他们只知道追求自身的幸福,结果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悲惨。聪明的方法是在追求自利的过程中,为他人谋福利。
人,无论被认为是多么自私,在他的天性中显然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本性,它们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的幸福视为自己幸福的必备条件,虽然除了看到他人幸福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不可能从他人的幸福中得到任何其他好处。
人们往往倾向于避免让自己表现出利他主义倾向。
以一个小玩意儿作为回报,人们就能用非利他的理由来掩盖自己的慷慨大方,从而更自在地做出更多利他主义行为。说到底,这实在是一种讽刺。
美国人极少会承认,他们也会被这种情绪冲动所左右。
无论是否期望得到回报,帮助他人都会让我们拥有美好的感觉。
不甚理想的社会连接对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可能相当于每天抽两包烟。
人类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完全领会他人思想的物种。
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有句名言说得好:“自始至终,我的思想永远都是为了我的行动服务的。”
第一个技巧是耐心。
第二个技巧是虚张声势。
第三个技巧是辨别出他人是不是在虚张声势。
名言:“如果我问我的顾客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说‘需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亨利·福特强调的是,成功发明的精髓是在东西发明出来之前就弄清楚人们将来会需要什么。
他的信念是,当人们用过苹果公司的产品后,一定会爱上它们的。
情感共鸣有时导致的只是回避行为,而不是帮助他人的移情动机。
不要让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淹没在别人嘈杂的意见当中,而是要有勇气跟随你的内心和直觉。史蒂夫·乔布斯
在西方,顺从似乎是一种被人看不起的习惯;而在东方,同样的行为则被称为是“和谐”,是成功的群体生活不可或缺的。
延迟满足能力会对高中生的平均成绩和学习能力倾向测验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
那些拥有更强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将会获得更高的收入、更高的信用评分、更健康的身体,而且不管是在孩童时代还是成年以后,他们都拥有更强的社交能力。简而言之,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指在心理上,我们对“损失”更敏感,因此我们总会设法避免肯定会遭受“损失”这种感觉。这种倾向被称为“损失厌恶”。
错误共识效应(falseconsensuseffect)一种“如果你自己不愿意这么做,那么你会假设大多数人都会拒绝这么做”的倾向。
当我来到学校后,他们问我,长大后想要什么。我的答案是“幸福”。但是他们却告诉我,我没有理解他们的要求;而我则告诉他们,他们不理解生活。约翰·列侬
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要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加愿意帮助你。本杰明·富兰克林
享乐适应(hedonicadaptation)人类有一种倾向,即他们总能适应新的环境(无论是更好的,还是更坏的)。
然而不幸的是,看电视也很可能会导致一种“挤出效应”,即占据了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幸福做出更大、更可持续贡献的其他活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