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改变,什么变不了
这些努力是必需的,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失败,我们才知道什么是不可改变的,这也使我们第一次真正知道什么是可以改变的。
碳酸锂对躁狂症是很有效的。但这种药的主要问题是患者不肯服用,因为他们喜欢保持躁狂的状态。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举步维艰,所以必须学会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平共处。
抑郁是眼睁睁看着绝望、挫败、失落一步步逼近,自己却无能为力时的情绪反应。
当抑郁程度越来越深时,焦虑和憎恨渐渐消失,这时你会变得如同行尸走肉,脑中一片空白。
学会辨认自己下意识的想法。
看一个理论不仅要看它宣扬的内容,也要看它忽略了什么。
自我提升是个很庞大、很有利润的企业,它利用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来为自己赢利。
对治疗抑郁的两种方法,即认知疗法与精神性药物治疗(如百忧解等)进行比较,考察运用每种治疗方法之后,你大概可以得到65%的缓解率,其中还有45%~55%的安慰剂效应,这意味着治疗的实际净效果仅在10%~20%之间。
大部分人格特质遗传性很强。许多症状经常源于特定的人格特质。
大部分心理症状或许源于遗传性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是可以改善的,但无法完全消除。
有些事情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有些则是不能改变的,也有一些是要历经千难万险才能有一点改变的。
改变有意识的思考方式或药物可以治疗抑郁症。
乐观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要小孩子转变自己的性别认同不是件容易的事。
售货员只会告诉你那些可以证明其产品有效的病例,而根本不会告诉你有多少失败的病例。
当我们想要改变一些无法改变的东西时,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个意志力薄弱的失败者。
这些努力是必需的,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失败,我们才知道什么是不可改变的,这也使我们第一次真正知道什么是可以改变的。
完善和提高是美国精神的绝对核心,丝毫不亚于自由在美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美国人认为自由是每个人进步的台阶。只要有干劲儿,有抱负,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美国总统。事实也许并非如此,但这是美国人的理想。
自我提升是个很庞大、很有利润的企业,它利用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来为自己赢利。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崇尚自我的社会,我们相信自我能够改变,甚至自我的思维方式能改变。
人的可塑性的信念其实是倾向于自我实现的。
1990年《新闻周刊》的封面是百忧解,这种药被称为治疗抑郁症的新突破。它的功效跟以前的药物一样,只是副作用更小。
到了1970年,精神科医生按照惯例会给躁郁症患者开碳酸锂。在这种药发明之前,躁郁症是一种没希望治愈的病,15%的患者会自杀,大部分人无法工作,虽然得这种病的人都是很有天赋的,但他们的怪异行径会带给家人很多痛苦。
药物通常都是用一种较轻的疾病来治疗较重的疾病。
碳酸锂对躁狂症是很有效的。但这种药的主要问题是患者不肯服用,因为他们喜欢保持躁狂的状态。
安定等药物都可以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焦虑。酒精也有同样的效果。
酒精在减少焦虑的同时还会令人产生严重的认知功能和动作技能的紊乱,长期酗酒则会损害肝和大脑。
美国的心理学根本就是一股强大的环境论势力。
环境论不仅仅是行为主义的宗旨,它更是“人类可塑性”这个信念的核心。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举步维艰,所以必须学会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平共处。
强迫症是你在用仪式缓解自己的焦虑。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失意与挫败,比如工作没了、股票跌了、爱人跑了、亲人死了。
抑郁是眼睁睁看着绝望、挫败、失落一步步逼近,自己却无能为力时的情绪反应。
在抑郁和不抑郁时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抑郁时,你会跟自己较劲,对外界横加指责,对未来感到绝望迷茫。
当抑郁程度越来越深时,焦虑和憎恨渐渐消失,这时你会变得如同行尸走肉,脑中一片空白。
如果一个人有严重的抑郁倾向,那他不是患有抑郁症就是患有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躁郁症的遗传性更强。如果同卵双生子中的一个患有躁郁症,那另一个患病的概率高达72%(异卵双生子只有14%)。
从世界范围来讲,在以瘦为美的社会中,患有抑郁症的女性确实要多得多。在不以瘦为美的社会中,则没有女性抑郁症患者多于男性的情况。
学会辨认自己下意识的想法。
学会质疑引起你抑郁的那些假设。
认知疗法非常有效,治愈率高达70%,这几乎和一般的处方药的效果差不多,但是略低于电击疗法的。
我对认知疗法的看法有三点。第一,它对中度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重度抑郁症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应该先用药。
重度抑郁症的复发率很高,即使接受了认知疗法的治疗,复发率还是较高。
愤怒的第一个成分是思想,一个明白无误的想法:“我被冒犯了。”
节食者对食物的欲望变得很强烈,整天都在想食物。
节食者日常活动所消耗的热量少于没有节食的人,甚至睡觉时所消耗的热量也少了10%。节食者通常都变得很懒散,这是积蓄能量的一种方式。
很多节食减肥的人不仅体重会反弹到原来的重量,而且会比以前更重。
不抑郁且现实主义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要比不抑郁、爱幻想的人更高。
现实主义不只是与抑郁共存,它也是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美国所有“第一女儿”中,最放荡不羁、最离经叛道的可能就是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的女儿帕蒂·戴维斯(Patti Davis)。她曾因和一位摇滚歌手厮混而中途退学,1994年,帕蒂又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为《花花公子》杂志拍了一张裸照!
在帕蒂的畅销书中,她把自己的问题都归咎于父母。她念念不忘8岁时妈妈打了她一耳光。因为父母太相爱,所以她没有得到足够的爱。
基因对成人人格有很大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极小。
看一个理论不仅要看它宣扬的内容,也要看它忽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