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衰落

很多的年轻男性告诉我们,色情内容给他们对于性和亲密关系到底是什么带来了非常“扭曲”的或者不真实的观念,随后当他们面对真正的性伴侣时想要达到兴奋就会非常困难。

蒙特利尔大学有个研究,原本想要对比看过色情内容的男性和从未看过色情内容的男性的行为差异,但是他们竭尽全力,却居然连二十几个从来没看过色情内容的男性参与者都找不齐。

有另外两样东西在男性大脑中属于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但是在女性的大脑中却是融为一体的:性和浪漫。

真正的敌人是对于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刺激的习以为常。我们称之为唤起成瘾(arousal addiction),指的是为了达到和过去一样的刺激程度,你需要新的事物,因为一次又一次地观看同一个画面很快就会变得非常无聊。

新近一个针对超过300个研究进行的大规模元分析4研究收集了超过50万男生和60万女生的学习成绩,结果发现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女生在所有科目上的成绩都比男生要好。

高科技智能设备并不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反而会损害我们保持注意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生活之中的好东西一般都需要对目标严肃承诺、延迟享受、工作优先,以及对于社会契约的重要性的理解和认可——不能投机取巧。

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可以尽情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人,获得容貌、接纳、财富、地位,以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对多数人来说只有付出艰辛努力、获得高水平教育并且具有良好社会资源才能获得的东西。

一个孩子儿时看到的风景,是他未来成年之后所看到的一切世界的底色。——华莱士·斯特格纳(Wallace Stegner),历史学家、小说家

在这个人口众多的世界上,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没什么比别人特殊的地方。

在今天的文化中,“我”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尽管女性的经济压力比以前要小一些,“上嫁”反而比过去显得更加重要了。

高等教育文凭不再是通向“梦想生活”的护照了。现在很多人——即便是有更高学历的人,也几乎没有希望获得成功了,他们的生活就像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Sisyphus)一次次将大石推举到山顶,为的只不过是让大石再次从山顶滚到山脚,周而复始,永无休止。

整整一代的年轻人,曾几何时被告知只要志存高远就可以成为任何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此时却被推进了大规模失业的深渊,不得已只能先找个办公室的小隔间暂且糊口而已。

孤独和前途无望是很多年轻男性面临的主要困境,孤独甚至比吸烟和肥胖更能够影响人的健康。

每个人都必须从两种痛苦中二择其一:自我约束,或者追悔莫及。——吉姆·罗恩(Jim Rohn),企业家,励志演说家

色情片永远会让你欲壑难填,最终它会把它承诺会带给你的唯一东西拿走,那就是感到快乐的能力。

2014年,当美国海军上将、特种部队司令威廉·麦克雷文(WilliamH.McRaven)在得克萨斯州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话的时候,他给刚刚毕业的学生们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铺床叠被子。他解释说,一个人如果这么做了,就会给自己的一整天带来第一个成就,继而就会为更多的成就定下基调。这样当一天结束的时候,这件小事就会滚出一个大雪球来,让一整天收获满满。

如果你连小事情都做不好的话,大事情就更不可能成功了。

美国,我们密切关注的现象是男孩们和小伙子们痴迷于虚拟现实,终日在互联网平台上流连忘返。他们的生活就是夜以继日地打游戏,在虚拟世界里叱咤风云,对其他一切都漠不关心。同时他们还对网上的免费色情片痴迷不已。当他们对这些新科技的成果上瘾之时,就会觉得生活中其他任何事情都淡而无味、没有价值、无关紧要,比如学业成绩、体育运动、工作、跟自己的朋友闲逛、跟女孩约会,甚至谈恋爱都提不起兴致。对于虚拟现实的过度依赖给他们在学校和工作中的表现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伤害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损害了他们的性能力。

现在破天荒地出现了30岁以下年龄段里,女性在学术表现和收入水平两方面都超越男性的情况。同年轻女性相比较,年轻男性和父母同住的可能性更高。

当俄罗斯研究者米克哈伊尔·布德尼科夫(Mikhail Budnikov)把游戏成瘾的倾向分为低、中、高三种风险程度的时候,他发现在中等程度风险的人群中,女性的数量稍高于男性;但是在高风险成瘾倾向的人群中,男性的数量是女性的三倍以上(男性为26%,女性只有8%)

游戏过度还与很多问题相关联,包括肥胖、暴力行为、焦虑、学业表现不佳、社交恐惧和羞怯、冲动、抑郁等。

很多的年轻男性告诉我们,色情内容给他们对于性和亲密关系到底是什么带来了非常“扭曲”的或者不真实的观念,随后当他们面对真正的性伴侣时想要达到兴奋就会非常困难。

还有些年轻男性告诉我们,他们生活中的其他部分也受到了过度观看色情内容的影响,譬如注意力的集中和情绪上的幸福感;当他们停止大量观看色情内容和边看边自慰的时候,自己的个人生活和人生观都有了非常积极的改善。

蒙特利尔大学有个研究,原本想要对比看过色情内容的男性和从未看过色情内容的男性的行为差异,但是他们竭尽全力,却居然连二十几个从来没看过色情内容的男性参与者都找不齐。

《十亿邪念》(A Billion Wicked Thought)一书的两位作者奥吉·奥格斯(OgiO gas)和赛·格达木(Sai Gaddam)在互联网上筛选了超过4亿个搜索记录,发现其中5500万个(大约13%)都是关于色情内容的。

搜索色情故事的女性比男性更多,但男性比女性观看色情图像和影片的比率高出六倍。

统计一下真正为色情内容付费的信用卡数据,只有2%的付费订阅用户用的是女性名字的信用卡。

有另外两样东西在男性大脑中属于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但是在女性的大脑中却是融为一体的:性和浪漫。

一个人如果看很多的色情片或者过度沉迷在游戏中,就可能衍生出社交、性和动机方面的问题,反之亦然。这会创造出一个社交隔离的死循环。

真正的敌人是对于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刺激的习以为常。我们称之为唤起成瘾(arousal addiction),指的是为了达到和过去一样的刺激程度,你需要新的事物,因为一次又一次地观看同一个画面很快就会变得非常无聊。

消遣活动是把双刃剑。今天,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同时也很有可能在诸多的可选世界中迷失自己。

作为人类,我们有一个既是优势也是劣势的自然倾向,就是能够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一件事情上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

”云”的存在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而对自己和他人周边的世界却心不在焉,因为我们不再需要记住那么多事情了,而且它们似乎与满足我们眼前的需求也不太相干。

我们记住的基本事实越来越少了,因为把自己的记忆任务都分担给了电脑存储器。

我们的思维和记忆正在被逐渐“外包”给电脑和网络,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那些把网络视为家常便饭的年轻一代和更小的孩子们。

通过深思熟虑、引发反思以及激发想象力,阅读和写作能让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体验更加生机勃勃。

2013年,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简称AAP)发布了一份报告,声称现今的儿童在媒体上面聚精会神的时间要比在学校课堂里多,“是除了睡觉之外儿童和青少年花时间最多的活动”。

所有的推特、短消息和在线通信的“只言片语”加在一块儿,并不等于一段有分量的谈话,因为我们是通过相互交谈来学习如何进行对话的。

不再进行真正的谈话会引发很大的问题,这会让我们自我反省的技能退化。

我们专注于深度思考的能力源自于理解打印出来的文字材料以及进行长时间的深入交谈,而这些能力在逐渐退化,因为我们的大脑开始适应于处理碎片化的信息。我们越是需要不停地到处切换注意力,就越少能够体验更深层次的情绪,例如共情和同情。发育不良的情感和对他人的漫不经心放到一起,就会毁掉所有的人际和浪漫关系,因为在这些关系中需要的绝不是敷衍了事。

大量的年轻男性不想要维持长期的浪漫关系、结婚、做父亲或者成为一家之主——其中部分原因就是有很高比例的年轻男性都在缺乏父爱的环境中长大,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父母貌合神离。

我们对事实的了解也可能只是一种幻觉。无论对任何事情,蜻蜓点水地瞟一眼就以为自己真的了如指掌是非常危险的。

新近一个针对超过300个研究进行的大规模元分析4研究收集了超过50万男生和60万女生的学习成绩,结果发现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女生在所有科目上的成绩都比男生要好。

今天的男孩们竟然比自己的父辈受教育程度要差,这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此外,女孩们现在更加热衷于学术成就。

据估计,到2021年,美国女性会获得58%的学士学位、62%的硕士学位以及54%的博士学位。

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60%的大学毕业生是女性。在英格兰,每四个女生申请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只有不到三个男生也这样做;在苏格兰和威尔士,申请大学的女性比男性多出40%,这让本就存在的男性相对于女性的落后差距愈演愈烈。

授予非裔美国人的学士学位中只有34%是由男性得到的,而授予西班牙裔学生的学士学位仅仅有39%给了男性。

高科技智能设备并不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反而会损害我们保持注意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在学习态度、学业成绩、人际交往、社会实践各方面,女生的表现都远超男生,男孩在校园里全线告急。

一个人可以安居一隅自我保全,也可以勇往直前不断成长。促进成长必须周而复始,克服恐惧必须日复一日。——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成为男人的关键就蕴含在责任与担当之中——那种珍惜自己而不自暴自弃、善待他人而不逃避现实的责任。

生活之中的好东西一般都需要对目标严肃承诺、延迟享受、工作优先,以及对于社会契约的重要性的理解和认可——不能投机取巧。

传统意义上的羞怯是愿意与人交往,但是害怕自己可能因为无法留下好印象而被拒绝;而羞怯的新型变种却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做而根本不愿意有社交接触,继而竭尽全力地距离他人越远越好。

色情片随着高速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之后,性功能障碍的比例有显著的上升。

日本家庭规划协会(Japan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最近报告的数字显示,16~19岁的年轻男性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对性毫无兴趣,比2008年时的估计翻了一番;每10对已婚夫妇中有4对报告在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里没有性生活。

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周要花上60个小时在四个数字设备之间游荡,绝大部分人都拥有一台高清电视、一台电脑、一台平板电脑和一部智能手机。

每个年轻人到21岁的时候,已经花了1万小时玩各种电子游戏。把这些数字放到生活情境里比较一下,一般一个平均水平的大学生想要获得一个学士学位只需要大约一半的时间,也就是4800小时。

在青春期阶段,女孩打游戏的兴趣会逐渐减弱,而男生却是与日俱增。

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可以尽情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人,获得容貌、接纳、财富、地位,以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对多数人来说只有付出艰辛努力、获得高水平教育并且具有良好社会资源才能获得的东西。

虚拟世界中提供的控制感和可预测性是怎么说也不为过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世界中,清爽简单的虚拟人生是个让人沉醉的世外桃源。

一个在比利时进行的针对青春期男孩的研究发现,频繁观看网络色情视频严重降低了学业成绩。

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提供高度快感的活动(譬如看黄片儿)中的时候,会出现一种“认知吸收效应”:当认知、感官和充满想象力的好奇心被刺激得异常兴奋时,会导致男孩们完全感觉不到时间流逝,其他的注意力需求也会被压制。

色情刺激冲动带来的高度兴奋状态以及“永不休止”的行为,可能会损害那些需要长时间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青春期男孩们花大量时间观看网络色情内容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女朋友当成性对象来看待。

长期观看色情片的人们报告他们的性偏好发生了变化,对亲密关系更少感到满足,以及出现了一些真实生活中的亲密和依恋问题。

每个星期都看色情片同过早的性行为、不正确地使用避孕套、色情短信以及肛交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

一个孩子儿时看到的风景,是他未来成年之后所看到的一切世界的底色。——华莱士·斯特格纳(Wallace Stegner),历史学家、小说家

现代化生活让我们的妈妈们始终处于压力和紧张之中。如果妈妈自己很紧张而且得不到抚慰的话,显然她给自己年幼的孩子提供持续安抚和慰藉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总体上,有大概三分之一的男孩是在没有父亲的家庭里长大的。

跟每周能有5~7次家庭聚餐的孩子们相比,那些不能频繁在家和父母一起吃饭(每周少于3次)的青少年抽烟的可能性高出四倍,喝酒的可能性高出两倍。

几乎在所有的社会当中,“无产者”总是不如“有产者”信赖他人。这大概是因为身有长物的人们会被他人更为诚实和尊重地对待。

英国也同样允许无过错离婚,48%的孩子会在16岁之前亲眼看到自己的父母离婚。

男性天生就不善于向他人求助或者找人倾诉,因而他们在遭遇危机之后情绪会更加压抑,继而就更有可能作出过激的举动。

那些没能够在家里学到基本的爱和信任的孩子,在后来试图掌握自信、主动性以及自主性的过程中都显得力不从心,而这些正是在成年后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和童年冰冷孤寂的人相比,拥有温暖和睦童年的人成年之后的收入高出50%。

跟小女孩相比,小男孩更难以适应父母的离异——尤其是如果父亲离开家庭,对他们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

失败和挫折从来都是人生之中不可避免并且常常被低估的部分,但是有很多父母却从来不让孩子知道,人生中大部分事情都可能有失败的时候,这是司空见惯而且合情合理的。

美国平均在每个学生身上花的钱要比大多数发达国家多得多,但是投资收益却非常之低。

众多的学校获取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资助的额度都跟考试成绩挂钩,于是老师们教学的目标都锁定在考试成绩上,而不是刺激学生们的好奇心或批判式思维,也不是为了让他们学习做人的一般道理或者价值观。

经年持久的针对事实记忆的训练可能会让教师自己的智力水平也开始下降。

当今的教师们和他们的前辈相比较而言智力水平更低,他们的SAT成绩位居最低的三分之一

男孩的大脑发育过程和女孩的有所不同,他们没有能力接受现在幼儿园里要求的高强度阅读训练。

跟女孩相比较,学龄阶段的男孩在身体方面更加活跃,但是人际方面和语言方面的成熟要稍晚一些。

一个五岁男孩的语言能力大概与一个三岁半的女孩不相上下。而试图让他在这个年龄开始学习阅读,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是不合理的。

如果一个男孩被迫学习超过自己大脑发育进度的内容,他就被无意中训练出了对这个任务的厌恶,而这些早期的消极体验会让他对学校和学习产生出普遍的反抗和怨恨。

跟年轻的女性相比较,年轻的男性对于外部激励更敏感,但是同时却更少因为做一个好学生而得到褒奖。

一个年轻男孩可能意识到了努力学习和成绩优秀的价值,但是他却会对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轻描淡写,为的是在其他男同学面前装酷。

在中国,15~34岁年轻人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自杀,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年轻人感到难以承受的学业压力、愈演愈烈的社会不平等以及担心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工作。

男性的几乎所有持续终生的性偏好都是在青春期开始形成的。

《游戏成瘾》(Game Addiction)的作者尼尔斯·克拉克(Neils Clark)和莎瓦恩·斯科特(P.Shavaun Scott)认为,问题在于“一个原本被自己内心的原因所驱动而追求成就的人,可能逐渐变得对这些外来的报偿产生依赖,继而就会失去他们固有的内在人生追求的驱动力”。

现实生活绝不像电子游戏的世界一样,所有的曲折最后都会变成坦途。当游戏化的过程在真实生活中无孔不入的时候,作为被习惯驱使的人类会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也寻找类似的模式,一旦无法发现这种捷径,就会失去动机或者感到失落。

游戏把你放到了一个虚幻的成熟情境里,万事俱备,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代价。你可以感到自己有权有势而且‘经验丰富’,却不用经历那些在真实世界中取得同样成就所必需的失败。”

在1975年的影片《爱与死》(LoveandDeath)中,伍迪·艾伦(WoodyAllen)说:“没有爱的性只是空虚的体验,但是就空虚体验本身而言,这是其中最无与伦比的!”

我们调查中的一个高中男生是这样跟我们分享他的想法的:“我觉得色情内容和电子游戏所提供的这种召之即来的便捷快感、享受、控制以及压力缓解,实际上大大削弱了我们的耐心,让我们产生了非常不现实的期望,甚至导致我们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色情片的使用程度,与男性对自己身体的不满程度、对于自己外表的自信的下降程度以及对于关系的焦虑和回避程度呈正相关。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跟其他人相比,频繁观看色情内容的人更有可能报告抑郁或者低水平的身体健康状况。

色情网站的观众主要都集中在24岁以下,并且其中的大多数不是在学校里偷偷看就是在家里关上门看,秘不告人。

色情片一般都是在男性射精之后就匆匆收场,从而暗示了男性射精是性行为的巅峰之作,剩下的都是附属品。

兴奋成瘾让人们在饥渴难耐的时候陷入了一个扩展了很多倍的享乐主义的时区。过去和未来显得如此遥不可及,而此时此刻被扩展到了支配一切的地位。

具有兴奋成瘾症状的年轻男性们普遍地对于社交情境感到焦虑、更不愿意去设定目标并且努力达成、感到对自我失去控制,甚至会谈到自杀。

学校教授的是如何用过去的经验来应对未来的问题,诸如规划未来、延迟享受、先予后取或者长期目标的设定。

大多数的网络视频表演者在自己出现的第一周就几乎已经挣到了她们能挣到的所有钱财,之后很快就无人问津了,而这种落差导致她们非常苦恼。

数字世界看似能够满足归属感、爱与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但事实上这种满足只是似是而非。

享受美好生活需要的是真实的性,而不是色情网站上的虚拟刺激。

”酸葡萄”寓言所提供的核心信息并非狐狸得不到葡萄,而是他对于失败的反应。通过一点点轻微的自欺欺人,他保住了自己的信心和颜面。“

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施以压力,要求人们无所不能几近完美——无论是在学校里、事业上、社交上,还是性方面,理所当然地大家就会试图从其他来源中汲取成就感和认可,例如色情片、电子游戏,甚至是加入黑帮混迹江湖,要不然就是在被诊断为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时候反而如释重负,在年轻人那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也会成为时尚标签。

在这个人口众多的世界上,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没什么比别人特殊的地方。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网上人格”,这也成为自己获得社会认可的一部分。

西方世界对科技的发达越来越习以为常,而我们也对自己的漫不经心和即刻回报越来越感到理所当然。

“事事完美无可挑剔,但是人人愁眉不展都不开心。”

在今天的文化中,“我”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现在,只要我们没有埋首在各种电子设备的屏幕前面,就会感到备受折磨,有种莫名的不适。这并不完全是孤独感,更像是身上什么地方发痒,但我们自己却挠不到。

成吉思汗,他的儿子们都妻妾成群,最近的基因证据显示,今天生活在前蒙古帝国土地上的男性中可能有8%都是他的后代。

“女人要求有多高,男人就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访谈的一个27岁小伙子这么跟我们说。

家长会觉得公主情结非常“可爱”。

诸如《冰雪奇缘》或者《灰姑娘》这样的电影会让自己的女儿在长大成人的时候对任何浪漫和财富都不知道珍惜,将之视为理所当然。

14~17岁之间的女孩平均每个人每天要发超过100条手机信息——比同龄男孩要多出两倍。

在日本有45%的女性说她们对性完全不感兴趣,而认为单身比结婚强的年轻女性达到了90%

《纽约邮报》最近观察到了一个趋势,就是二十或三十多岁的女性更喜欢养狗,而不是结婚生子。

尽管女性的经济压力比以前要小一些,“上嫁”反而比过去显得更加重要了,这也就让社会顶层的女性和较底层的男性很难找到伴侣。

四分之三的女性不会去约会一个失业的男性,反之三分之二的男性却愿意去约会没工作的女性。

也许,女性真正厌恶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性带来的力量是如此转瞬即逝,又跟生理状况如此紧密相连——而这两件事情却都不在她们的掌控之中。

女性倾向于维护关系中的表面和谐,但有话不直说会给沟通带来更大的困难。

女性一面要求男性温柔尊重,一面又要求他们强势霸道,这种自相矛盾令男性无所适从。

普遍而言,男性学会了用远离亲人之爱的方式来爱他们的家庭,而女性是通过与爱同在的方式来爱她们的家人。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父母们花在儿子身上的教育费用要多过女儿,90年代时两者不相上下,而在21世纪的前五到十年间发生了逆转20,今天父母们花在女儿教育上的费用比儿子多出了25%。如果有人为你埋单,为什么不挑个自己心仪的专业呢?

女性并不像男性那样面对现实,明白世界不是围着自己转的。

跟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有自杀的想法,但是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四倍,美国79%的自杀者都是男性。

在美国,92%的工作意外死亡者是男性。建筑行业是工伤致死最多的行业,最常见的原因是跌落或者滑倒。

在美国,68%的无家可归者是男性,并且无家可归男性里面有40%曾经当过兵。

据美国流浪退伍军人联盟(National Coalitionfor Homeless Veterans)估计,每天都有27.1万退伍军人处于无家可归状态,其中的大多数是男性。

当年轻的男孩们把“必须表现强硬”的信念内化——也就是说他们开始认为自己就要像个男人一样死扛的时候,他们最终就会失去自己敏感的一面,而在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这一面是必不可少的。这样

当一个男孩被告知流眼泪是女孩才会干的事的时候,他就会认为表达情绪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于是开始压抑自己的感受。

如果一个人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那么他不论是接受还是给予爱都绝无可能。

在美国,每年在监狱里被强奸的男性远远多于全国范围内被强奸的女性。

男性被强奸是一个基本上被视而不见的问题,在媒体和人们的街谈巷议中被淡化或者变成一个笑话来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甚至不会公布任何以男性为受害者的性侵犯统计数字:当得不到任何信息的时候,你就会相信这些事从未发生过。

有多得多的女性会报告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候有被强奸的经历,但是有更多男性报告自己在童年时体验过非自愿的“完整的性虐待”。

几乎有80%的男性服刑犯在被释放后五年之内都会再次因为新的罪行被捕。

做个男人不容易,男性面临着比女性更加残酷的现实。

男性用远离对亲人之爱的方式来爱他们的家庭,而女性是通过与爱同在的方式来爱她们的家人。

男性同样面临着遭受霸凌、性侵害的威胁,但身为男性,他们只能有苦难言。

那些负债累累来上学的学生不太可能心里想着经世济人。债务缠身的时候,人们花不起时间去思考。——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美国语言学家和社会政治批判家

今天西方世界的生活成本比经济萧条之前要昂贵了许多,于是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大量举债,为的只是维持生活。

现在在发达国家中净增加的工作机会都需要至少某种程度的高中以上学历。教育程度低的人前景惨淡,尤其是对于男性而言。

高等教育文凭不再是通向“梦想生活”的护照了。现在很多人——即便是有更高学历的人,也几乎没有希望获得成功了,他们的生活就像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Sisyphus)一次次将大石推举到山顶,为的只不过是让大石再次从山顶滚到山脚,周而复始,永无休止。

整整一代的年轻人,曾几何时被告知只要志存高远就可以成为任何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此时却被推进了大规模失业的深渊,不得已只能先找个办公室的小隔间暂且糊口而已。

孤独和前途无望是很多年轻男性面临的主要困境,孤独甚至比吸烟和肥胖更能够影响人的健康。

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都远低于社交媒体,人们对政府的信心达到了历史新低。

我们会去教给孩子们如何驾驶汽车,让他们成为安全和负责任的驾驶员,但是我们却不会教给他们任何关于性的有用的东西,就连对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有致命影响的内容都没有。

如果教育系统的改革不成功的话,“我们的社会脉络就会被严重地腐蚀”。

培养强大的儿童比修补残破的成人容易很多。——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美国非裔社会改革家和废奴运动领导人

每个人都必须从两种痛苦中二择其一:自我约束,或者追悔莫及。——吉姆·罗恩(Jim Rohn),企业家,励志演说家

色情片永远会让你欲壑难填,最终它会把它承诺会带给你的唯一东西拿走,那就是感到快乐的能力。

2014年,当美国海军上将、特种部队司令威廉·麦克雷文(WilliamH.McRaven)在得克萨斯州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话的时候,他给刚刚毕业的学生们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铺床叠被子。他解释说,一个人如果这么做了,就会给自己的一整天带来第一个成就,继而就会为更多的成就定下基调。这样当一天结束的时候,这件小事就会滚出一个大雪球来,让一整天收获满满。

如果你连小事情都做不好的话,大事情就更不可能成功了。

(游戏产业的当前状况)跟我的品味相去甚远,不堪入目。游戏机和电脑游戏行业都是鼠目寸光,就知道盯着14岁大男孩的心智,和他们脑子里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梦想。这些都是源自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害怕自己的千万美元研发费用打水漂的恐惧。这个产业已经毫无道德底线可言了。——鲍勃·怀特黑德(BobWhitehead),游戏设计师和程序员

我们的人生,有如宇宙的和弦,来自于高低不同相生相和的音调,抑或甜美抑或尖利、可能清脆也或许低沉,软如海绵或是响如雷霆。如果一个乐手只喜欢单一声调,他能奏出什么曲子呢?他必须五音俱全,并且把他们混合成调。同样,我们也必须对生命里的好事和坏事全盘接纳。没有起伏,我们就不会存在;塞翁失马,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是好是坏。——米歇尔·德·蒙田(MicheldeMontaigne),16世纪法国作家

Written on April 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