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钱还是要生活

诺贝尔奖得主、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对金钱与幸福的研究中发现,超过一定的充足度(目前在美国约为每年7.5万美元)之后,更多的钱买不来更多的幸福。

我们对自己价值的认同,多半来源于工作。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同年进行的研究发现,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的美国人不到一半。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曾经说过:“人所渴望的不是富有,而是比别人更富有。”

你打算如何对待你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诗人玛丽·奥利弗

你要寻找的是你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东西,不是你用来逃避生活的东西。

关键有两点:1.开始吧。2.不断前进。

所谓节俭,就是享受我们所拥有的。

浪费不是指拥有的东西多,而是指未能享受它们。

我们两只耳朵之间的灰质就像一只狂躁的猴子,以每秒钟至少一个的速度源源不断涌出互不相干的想法。只需短短11.6天,你就会有1000001个想法,其中大部分都与欲望有关。我想要这个,不想要那个;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

佛说,欲望是一切痛苦之源。

《石器时代经济学》(Stone Age Economics)一书作者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发现,在受西方影响改变其日常生活之前,居住在卡拉哈里(Kalahari)的昆人(Kung)每周狩猎两天到两天半,平均每周工作15小时。

任何东西若以7%的速度增长就能在10年内翻倍。

终身学习是幸福快乐的秘诀。

沃伦·巴菲特曾表示:“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低成本基金是最明智的股权投资。”他解释说:“例如,通过分期购买一只指数基金,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实际上可以比大多数职业投资人赚得更多。”

友谊、健康、社群归属、用自己的智慧迎接挑战,以及能掌控生活的感觉等,这些都是幸福感的来源。

无止境的欲望是一个人性陷阱,如果你想更快地前进,它是首先需要治愈的病症之一。

诺贝尔奖得主、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对金钱与幸福的研究中发现,超过一定的充足度(目前在美国约为每年7.5万美元)之后,更多的钱买不来更多的幸福。

摆脱了金钱对你的控制,那就是财务自由。

我们对自己价值的认同,多半来源于工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5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称,将近12%的美国人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同年进行的研究发现,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的美国人不到一半。

事实证明,“更多就会更好”的观念必然导致不满情绪。如果你努力为拥有一切而活,你拥有的就永远不够多。

足够”是一种无所畏惧的状态,一种胸有成竹的状态,一种坦坦荡荡、有自知之明的状态。它是指充分欣赏和享受金钱给生活带来的一切,但绝不购买不需要、不想要的东西。

金钱是你用生命能量去换取的东西。你出卖时间换取金钱。内德出卖时间的价钱是一小时100美元而你是一小时20美元,这无所谓。内德的钱跟你无关。你拥有的唯一真正财富就是你的时间,你一生里的分分秒秒。

“你降生到人间。你一年有大约8800小时,一辈子也许是65万小时。这其中一半时间很可能会用于睡眠以及吃饭、穿衣和适当享乐。你的人生已经过半,也就是说只剩下15万小时可用。

金钱是没有意义的;你的时间是所有意义和价值所在。

”赢”并不是指拥有最多身外之物。它是指拥有你所需要的,毫无多余,并且能够随心所欲地停止玩这场游戏。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曾经说过:“人所渴望的不是富有,而是比别人更富有。”

金钱等于生命能量。

思想根源:钱就是钱,爱就是爱,两者永远不该有交集。

净值相对于收入较高的人知道自己在服装、旅行、住房、交通等方面花了多少钱,而净值相对于收入而言不高的人对自己花了多少钱毫无概念。

你要做的就是保持自觉。所谓自觉就是:当你思考和感知的时候,你很清楚自己在想什么、感知什么。它是在培养一个内在的目击者,默默观察所发生的事情,不评判,不鉴定,只是好奇。

不羞愧,不责怪。你面对的不过是你在生活中所做的各种选择的真相。不羞愧,不责怪。

在离家上班到下班回家大概12小时的忙碌生活里,如果你想保持厨房干干净净并睡足8小时,那么,不做饭看起来是唯一的办法。

花在杂志上的钱÷实际时薪=生命能量小时数。

80美元÷10美元=8小时生命时光现在,你可以用真真切切的东西(从摇篮到坟墓的单向旅程中,每天不可挽回的8小时时间)来衡量床头柜上越堆越高的一大摞精彩(却未阅读)杂志了。

无论哪个问题,在末尾加上一句“为什么”会让它更有深度。

她救了我,赋予我生命的价值。它是我不知该如何花的货币。——电视连续剧《神探夏洛克》中的台词

你打算如何对待你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诗人玛丽·奥利弗

阿什利·布里连特画过一幅漫画,画中满脸愁容的男孩说:“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学校里没教过。”

低级兴奋就像你在买了点东西时心中产生的小小涟漪,它是弹球机发出的叮当声。这种幸福感很少会持续下去,它只能维持从收银机到汽车的距离。

“这是人生的真正愉悦,”萧伯纳在《凡人与超人》(Manand Superman)的序言中写道,“生命被用来实现你自认为崇高非凡的目标;生命在你撒手人寰之前损耗殆尽;生命是大自然的一股力量,不是一个终日抱怨世界不肯给予你快乐的自私自利的小小肉体。”[

低级兴奋来自外在奖励,深层兴奋则来自“生命被用来达到你自认为崇高非凡的目的”。低级兴奋是短暂的,深度兴奋则能持久。你的满足感是内在衡量深度兴奋的标尺。

你要寻找的是你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东西,不是你用来逃避生活的东西。

人是整体(我们称之为“宇宙”)的一部分,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限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有两点:1.开始吧。2.不断前进。

人们使用信用卡而非现金时会花掉更多的钱。

如果你花掉100%的薪水,那就永远都不能退休。

一笔薪水或者一场大病就足以让许多人手足无措。

联邦储备委员会2015年的一份报告称,要拿出400美元应急资金,47%的美国人将不得不借钱或卖掉点东西。

《圣经·旧约》(“不要给我贫穷,也不要给我富裕,给我足够的就好”)

所谓节俭,就是享受我们所拥有的。

浪费不是指拥有的东西多,而是指未能享受它们。

节俭意味着从物品中得到愉悦的比例很高。

北美的“更多会更好,永远都不够”的心态不符合节俭的定义,并不仅仅是因为有多余,也是因为欠缺对我们已拥有东西的享受。

别再试图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对时间和金钱无止境、无效果的浪费。况且乐观地说,别人很可能正忙着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而顾不上注意你做出的努力。从最糟糕的一面说,他们会憎恨你胜他们一筹。

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上的人并不使用社会给予他们的盈余,主要是另有所图。他们不寻求拓展自己的生活,不寻求活得更合理、更睿智、更有判断力,而是用他们拥有盈余的事实来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乐此不疲地付出金钱、时间和努力让自我不断膨胀,而那是徒劳的。

一半人表示,到了该结清账单的时候,他们就后悔了。

要订立规矩:只买你需要的东西。这就好比强健肌肉——你的节俭肌肉,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慢慢强壮起来,很快你就不会再被有针对性的广告打动了。这样你不止节省金钱,也许还会拯救自己的理智,甚至灵魂。

爱护牙齿可省下成千上万美元的牙医账单。只吃你身体能消化的东西(根据你的消化能力而不是味蕾来判断)也许能让你免于接受耗资不菲的各种检查治疗,更不用说为挽救你的生命而付出的医药费。

每当你打算聘请一位专家时就问问自己:“我能不能自己动手做这件事?怎么才能学会呢?

帕金森定律(“工作量不断增加,以填满完成这项工作的全部可用时间”),其推论是:“需求不断增加,以囊括你一时冲动想买的任何东西。”

我买每一辆新车的时候都曾经给160公里以内的所有经销商打电话,每辆车的花费都比标价低30%~50%。

需求和我们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办法不是一回事。

如果“自由”对我来说意味着“旅行”,那么,我真正在追寻的是什么?那个核心需求背后的价值观或欲望是什么?它往往是新奇,是刺激,是摆脱日复一日,甚至让人麻木的日常琐事。它是漫无目的、无所事事的体验,不必遵从目的性。它是了解新的语言、文化、事实,结识新朋友,采用压力较小的慢节奏,在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海洋里遨游,如醍醐灌顶般跳出狭隘思维,品尝新鲜食品,在搭乘航班长途飞行期间专心读一本小说。它是远离城市,抛开那些让我每天的快乐一点点消磨殆尽的会议和决策。

替代作为一种节俭策略并不是要降低快乐的等级,而是要确保我得到的正是我所追求的,只不过减少一些花费,或者一分钱都不花。我不是在限制自己,而是在真正关注自己。

当我们购买新东西的时候,我们所寻求的是对一种感觉或状态的改变。

大多数需求都不是物质上的!替代原则说:“当你想购物时,花点时间追溯到需求所在,问问自己最能满足这个需求的创意还是消费。”

人们不需要笨重的汽车,只是需要尊重。他们不需要塞满衣服的橱柜,只是需要自我感觉富有魅力,需要兴奋情绪、花样翻新和仪表光鲜。人们不需要电子设备,只是需要有价值的东西来打发生命。人们需要认同、归属、挑战、认可、爱情、快乐。

替代不是限制,而是解放。它是放弃臆断与习惯,审视现实的丰富多彩,从触手可及的各式各样快乐中进行挑选。

在生活中无论买什么都尽量用现金支付,

1973年,一套全新独栋住宅的平均面积是155平方米。到2015年,它就是250平方米了!问问你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大空间。

在人类历史的几乎全部时间里,人们都是步行或乘坐由其他动物拉动的车。逐水草而居的游牧让位于农业文明之后,大多数人在有生之年从未到过离家16公里以上的地方。

拥有一辆汽车的年度花费很高,包括保险、登记、保养、维修、汽油和折旧。

医药费是极高的,所以,无病无灾既对身体有好处也对钱包有好处。

保证基本健康的最好办法是健康饮食、坚持锻炼、好好休息和减少压力。

平时注意预防还能避免最昂贵的就医方式:急诊。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你就能同时将灾难性的医疗费用扼杀在萌芽状态。

研究一致表明,通往幸福(和节俭)的途径之一是参与社区活动。

大多数人每周食品杂货采购账单上的最贵项目是肉、酒和咖啡。仔细琢磨你对这些东西的消耗,看看你能不能把它们减少,或者想点办法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它们。

如果你实在想外出度假,那么,随便换个地方就行——离家五公里或五百公里都叫“外出”。

认真想想你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你也许会发现,一日游或在后院新添一个(二手)吊床跟传统的外出游玩几天一样令人心满意足。露营也是逃离、放松和体验大自然之美的一种经济实惠的方式。

无论到哪儿,你都要避开旅游陷阱,在当地人就餐的地方吃饭,尽可能步行或使用公交,你会对所到之处有更为真切的体验且花费更少。

据美国农业部估计,普通美国家庭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的花费(不包含大学费用)超过23万美元。

孩子仍然想要一些你其实不想买的东西,那你不妨提议过几天再说。一时的兴趣爱好大多如此——它们只是一时的。

如果孩子不断向你索要某样东西,你就知道那可能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愿望了。

地球被污染的原因并不神秘,是我们对更多、更好和不一样的东西的要求造成了地球上的污染。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记住那句咒语:不羞愧,不责怪。

我们两只耳朵之间的灰质就像一只狂躁的猴子,以每秒钟至少一个的速度源源不断涌出互不相干的想法。只需短短11.6天,你就会有1000001个想法,其中大部分都与欲望有关。我想要这个,不想要那个;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

佛说,欲望是一切痛苦之源。

要当心那些花言巧语,它们对你的钱包、对其他很多东西来说是危险的。

生命能量十分宝贵,因为它是有限的、无法挽回的,因为我们对于如何使用它的选择体现了我们在人世间的生活意义和目标。

已故经济学家罗伯特·西奥博尔德告诉我们:工作就是人们不想做的事情,金钱则作为奖赏用于补偿工作带来的不愉快。

斯塔兹·特克尔在其《工作》(Working)一书的开头这样写道:这本关于工作的书就其本质而言是关于暴力的——既是对身体的暴力,也是对精神的暴力。

但要从事多少工作呢?工作量有“每天最低要求”吗?从狩猎-采集文化到现代历史的种种课题研究成果认为,成年人一生的这个数字约为每天3小时。

《石器时代经济学》(Stone Age Economics)一书作者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发现,在受西方影响改变其日常生活之前,居住在卡拉哈里(Kalahari)的昆人(Kung)每周狩猎两天到两天半,平均每周工作15小时。

在大萧条时期,空闲就等于失业。为了提振经济、减少失业,新政(New Deal)规定一周工作40小时,万不得已时由政府招录用人。工人们接受的教导是:要把就业而非休闲当作他们的公民权利。

职场以外的生活已经失去了活力和意义,工作不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它本身成了目的。

亨尼克特指出:意义、理由、目标甚至救赎如今都要在工作中寻求,根本不诉诸任何传统的哲学或神学架构。人们不分男女都在用新的方式解释老的宗教问题,答案越来越多地从工作、事业、职业和专业的角度出发。

随着新教伦理兴起,宗教对待工作的态度发生转变。在那之前,工作是世俗的,宗教是神圣的。在那之后,工作被视为自我救赎的舞台,而宗教生活成功的证据是财务生活成功。

进入21世纪,我们的有偿就业扮演着多重角色。我们的职业现在发挥着传统上属于宗教的功能:我们在这里寻求解答一些挥之不去的疑问,比如:“我是谁?”“我为何而来?”“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单纯就时间长度而言,我们可能关注职业多于关注伴侣。“无论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疾病或健康”,往往还有“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的誓言,或许更适用于我们的职业而不是我们的配偶。

(Conference Board)2014年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大多数美国人在职场不开心。在他们1987年进行的第一次调查中,61.1%的工作者表示喜欢自己的职业。但那是最高点。历史最低点出现在2010年,只有42.6%的工作者表示喜欢自己的职业。

有偿就业的麻烦或许在于,我们需要刺激、认可、成长、贡献、互动和意义,但工作满足不了这些需求。

让一份职业令人满意的是成长潜力、沟通渠道、工作兴趣、赏识认可,不是报酬。

我们应重新定义这两个概念:“工作”是指一切生产性的或有目的的活动,有偿就业则是众多这种活动中的一种。

当有人问你做什么工作时,你可以申明:“我是个教师,但目前在编写计算机程序挣钱。”

作为一名医生,她发现自己是在一个不健康的体系中做健康服务,这个体系要求每周工作上百小时、睡眠不足、无暇旁顾。

除非你是艺术家或企业家,否则你的工作内容通常就是配合别人的议程,并因为这种效劳而得到报酬。职场有一种微妙却普遍的事不关己的气氛,觉得我们总是在替别人效力,总是在设法取悦地位比自己高一点的人。

他们付的钱不值得我留下来承受这么大的痛苦。

退休并不意味着停止工作,它意味着你可以停止为了钱而工作。

对古希腊人来说,闲暇是至上的善、是自由的精髓,那是用于自我提升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时光。

如果你知道职业并不代表你,闲暇就不会是一场身份认同危机。

总部设在伦敦的众筹中心(Crowdfunding Center)2015年发布报告称,70%~90%的众筹活动以失败告终。

斯(Desmond Morris)讲述了一项给类人猿引入“利润动机”的实验。第一步是把它们调教成艺术家,教它们创作出妙不可言的绘画。一旦它们掌握了这门技艺,他就开始“支付报酬”,用花生奖励它们劳动。在奖励制度下,它们的艺术品很快就变质了,它们开始纯粹为了得到花生而马马虎虎地乱画一气。“

就股票和债券基金混合型投资组合而言,每年提取4%的资本是一个安全稳妥的额度,可让你在不上班挣钱时仍然有钱花。

假设你的年均支出是36000美元或者说每月3000美元,你希望在退休后能维持4%的安全提款率。基于这些数字,你可以算一算自己需要多少资产才能宣布财务自由。(3000美元×12)÷4%=900000美元

钱胡子先生将这个快速估算法总结如下:“交叉跨越点”到来的标志是你拥有25倍于年支出额的资产——从实际作用来看,它可以让你无限期地每年提款4%。

任何东西若以7%的速度增长就能在10年内翻倍。

鉴于我们采用比较保守的4%利率,你的100美元将在18年内变成200美元。

大多数人发现,一旦退出有偿就业,他们的开销就显著下降。通勤费用没有了,装点门面的置装费用没有了,中午下馆子的费用没有了,还有其他很多诸如此类的开销没有了。

实现财务自由后,你仍是经济的一部分。要继续培养技能,那样你就会保持FI,而且还能够在有需要时再度挣钱。拥有多种技能和能力是复原力的关键之一,而所谓复原力,就是无论金融市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游刃有余的能力。

终身学习是幸福快乐的秘诀。

美国有40%的人自称属于某个教会,但其中真正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不到20%。

盖洛普报告说,宗教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不重要了。

约会和结婚是积累“亲密关系财富”的一种方式,在本地社区培养持久的友谊和关系也很关键。

指数基金逐渐受到财务自由人士青睐,因为它的收费低,而且(最近但并不总是)效益不错。

美国短期国库券、中期国库票据和长期国库债券的利率在2012年跌至2%以下的低点且至今依然很低,

如果有人跟你说他有一个连傻子都能学会的赚钱办法而你竟然信了,乔会说你就是那个傻子。

沃伦·巴菲特曾表示:“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低成本基金是最明智的股权投资。”他解释说:“例如,通过分期购买一只指数基金,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实际上可以比大多数职业投资人赚得更多。”

对全天候金融媒体报道不闻不问。你只在两个日子里关心一项投资的价值,那就是你买下它的那天和你卖掉它的那天。

房地产将你的大笔财富捆绑到一项流动性不强的投资上,如果你急于卖掉而楼市疲软,你可能就会亏损。

Written on January 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