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在学校或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效率降低或无法工作的情况。这会加重患者的罪恶感和他本来就过低的自我评价。
目前95%的自杀者都患有精神障碍,在这些障碍中抑郁症占首位。
伤害人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爱比克泰德,《手册》
对被领养的患者的调查发现基因因素(亲生父母是否患病)比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大。
人的忧伤啮噬着心灵,如同昆虫蛀咬衣物,吞食朽木。——《圣经》箴言书,第二十五章第二十条
平均来说,在抑郁症发病前6个月里患者所经历的有压力的重大事件是普通人的3倍。60%以上的首次发作前都有一件或几件带来压力的重大事件。
抑郁症患者几乎总是伴随失去希望和相信现状永远无法变好的念头。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让病人去看病的原因。
休息能让患者摆脱日常的工作,而停止工作通常是有必要的,因为患者已经筋疲力尽,而投身工作会让症状加剧。
俗见根深蒂固,它们源于民众常识,在岁月流转中,将约定俗成的见解用嘲讽性的句子表达出来。
抑郁发作期及其后果有时也会变成一个危机或反省的机会,使抑郁症病人能从中获益,作为其承受痛苦的代价。
抑郁的体验很难由患者自己传递出来,他们很少与人沟通也总是遭到周围人的怀疑,身边的人几乎总是认为他们在装病,认为抑郁症只不过是缺乏意愿。
抑郁症患者在学校或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效率降低或无法工作的情况。这会加重患者的罪恶感和他本来就过低的自我评价。
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为何有膝接收我?为何有奶哺养我?不然,我就早已躺卧安睡…… ——《圣经·约伯记》第三章
法国卫生教育委员会(CFES)1999年对13685名12至75岁的人所做的抽样调查表明,法国每年自杀未遂者大约在13.5万至17万人之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实际比率约为每10万名男子中300人,每10万名女子中600人。
在自杀方式中上吊是最常见的形式(38%),其次是使用武器(24%),再次是服毒(14%)。
每年每10万人当中大约有4000人萌生了自杀的念头,600人自杀未遂,20人自杀身亡。
目前95%的自杀者都患有精神障碍,在这些障碍中抑郁症占首位。
抑郁症患者自杀是因为觉得可耻和有罪恶感,通常是谵妄性的:死是患者自己给自己的惩罚。自杀也可能是“解脱”,或者说,一种摆脱精神痛苦折磨的方法,结束受苦,告别只能带来无尽厌倦的一生。
自杀的人在付诸行动前通常会和亲友谈及自杀意图或在自杀前几天频繁地去看医生。因此,发现和治疗抑郁症就成为防止自杀的主要途径。
何谓情绪,法国精神科医生让·德雷(JeanDelay)定义如下:这是一种基本情感,富于各种感情和本能的活动,给我们的每种精神状态定一个或舒适或难受的基调,在愉悦和痛苦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
躁狂症的症状和抑郁症的相反。躁狂症患者总感觉快乐无比,喜气洋洋。对声音、颜色和所有的感觉都更强烈、更灵敏。非常情绪化,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感觉闲不住,异常兴奋。总是冒出狂妄自大的甚至谵妄的计划。患者总是高估自己,美化现实。无法安静地坐着,不停地走来走去,有时完全错乱。
对于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从古至今还有一种看法,就是它能让患者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那些“疯子”,特别是抑郁症患者,往往更清醒,反而比普通人更智慧。
伤害人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爱比克泰德,《手册》
贝克认为,那些会得抑郁症的人为了适应某些丧失或失败的经验在童年建立了一些功能紊乱的图式,比如“假如某人不爱我,我就不会幸福”或“我必须要干成一些大事,否则我的生活就彻底失败”。
父辈荒唐的前车之鉴根本无法让孩子走上正路。大家都要轮流当疯子。——伯纳万图尔·阿尔贡,
一个单极紊乱病人的直系亲属中患单极紊乱的可能性为9%,而患双极紊乱的可能性仅有0.6%。一个双极紊乱病人的直系亲属中患双极紊乱的可能性约为8%。
对被领养的患者的调查发现基因因素(亲生父母是否患病)比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大。
人的忧伤啮噬着心灵,如同昆虫蛀咬衣物,吞食朽木。——《圣经》箴言书,第二十五章第二十条
在长期与父母分离的情况里,如果分离的一方与孩子同性别,则孩子患抑郁症的几率更大。而且,在失去父母中的一方前,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好,而且孩子与剩下一方的关系质量不高,则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会增大。另外还有一些导致易患抑郁症的因素,如童年时缺少照顾、缺乏关注、缺少爱和一些会导致孩子失去自尊的态度。
平均来说,在抑郁症发病前6个月里患者所经历的有压力的重大事件是普通人的3倍。60%以上的首次发作前都有一件或几件带来压力的重大事件。
很多调查表明那些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的人心理问题较少。相反,没有社会支持或社会支持较少的人,心理问题就会较多,特别是容易患抑郁症。
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保护效果是有限的。另外,得到社会支持网的帮助可能导致自我尊重感的降低或获得帮助的门槛被提高,因而使被帮助者变得脆弱。
所有的环境因素,不论是社会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网、带来压力的生活重大事件还是童年失去亲人,都会在抑郁状态中起作用。
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因素容易诱发抑郁症,尤其是越来越个体化的生活,孤独、缺少支持。不过,另一些社会变化,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普遍良好的居民健康状态又构成诸多保护因素。
抑郁症如此普遍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比起其他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或谵妄和缺失状态负面形象小得多。这种病已经可以被接受,为诸多患者所主张,甚至包括那些尚未患病但不能忍受生存困难的人。
愚者自称愚,当知善黠慧,愚人自称智,是谓愚中甚。——佛祖之教诲
心理治疗师,顾名思义,进行的是心理治疗,也就是非药物疗法,主要是倾听和谈话,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私人机构接受的培训。
精神科医生才是真正学过医学的专职医生,第一阶段两年,第二阶段四年,然后再专攻精神病学四年,总共是十年的大学学程。
抑郁症患者几乎总是伴随失去希望和相信现状永远无法变好的念头。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让病人去看病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称,抑郁症已经影响到了全球1亿2100万人的健康,并且导致每年85万人自杀。只有25%的病人得到了适当的救助。在法国,卫生行业研究资料中心(CREDES)在1997年所做的一个调查显示,大量有抑郁症症状的人都没有接受过治疗。
发达国家每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大约为5%。
如果得不到任何治疗,就应该让重度患者住院,期待着病情自行康复,一般来说,这需要九个月到一年。在这里治好病的不是环境而是时间。
休息能让患者摆脱日常的工作,而停止工作通常是有必要的,因为患者已经筋疲力尽,而投身工作会让症状加剧。
电痉挛疗法的死亡率为每10000个病人中1—2,相当于外科小手术全麻导致的死亡率。一些常见的暂时病症有:精神错乱、暂时的记忆缺失、头痛、恶心、肌肉疼痛。其次,电痉挛疗法还能导致记忆障碍,通常是暂时的。当今的影像技术显示,电痉挛疗法并不会造成具体的脑损伤。
似乎大量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不是没有就医就是缺乏诊断:在法国,每两个抑郁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