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说

假的,它就能保证每次都好。

别管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从事什么工作,年纪大了都一样,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一种参与感和实现度,一种没有被抛弃的感觉。

正确的另一面不一定就是错误,可能是另一种正确。

记得我刚出国的时候,看到老人过马路我就想过去扶一把,看到残疾人坐轮椅我就想到后面帮着推一下,很久之后我才明白那不是对他们最正确的态度。他们并不希望你去帮助他们,他们最希望的是你的自然和“漠视”。

幽默是在逻辑推演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出现了问题。

幽默一定是有一个正常的逻辑在里面的,不是说没有正常的逻辑,上来就是歪的,所以它可笑。滑稽可以那样,但幽默不行。

衡水中学的校长说:“你们城里的孩子考不上大学,还有很多路可以选择。但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大多数就只能选择留在乡下种地。其实我们也不想让孩子这么累,但是这是他们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出路,所以现在让他们受多少苦,他们也都是愿意的。”

无论你学会了多少技巧,你也永远感动不了那些不愿被感动的人。

没有人可以告诉你终点在哪里,那得由你自己决定。

独立思考这事儿与正确没关系,不是说你一定要有正确的答案,而是要永远有自己的观察、选择和评价,能恰当地自我怀疑,但不盲目武断。

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我告诉你真的有什么不好,它就是会好一下、坏一下,你控制不了。不像假的,它就能保证每次都好。

每个人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巨大的喜怒哀乐和起承转合,有时代的因素,也有自己的痕迹。

我们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永远说实话,但我们尽量不要故意说假话,哪怕是善意的。说出一句期待时间自动更正的假话是容易的,但是纠正错误的过程往往异常艰难,代价也非常大。

对于正确,我们常常会有两个误解:第一,我们纠正错误的代价很小,所以每次碰到模棱两可的小谎话,我们不在意,说了就说了;第二,正确成了我们的套子,我们把事物放进去评判,最终,把自己也放了进去。

没有任何一种真相会自己浮出水面,想了解真实,想获得实话,你就必须比别人快一步,比对方快一步,也比自己惯有的认知和习惯快那么一步。你得相信,没有任何一种准备会白白浪费。

真心未必换真心,但不上心一定换不上心,防备心一定换防备心。

去了解,就是尊重。你尊重的不仅仅是事实,更是人。

当什么办法都没有的时候,真诚本身就非常有效。

我们想成为拯救尴尬的英雄,是因为我们对完美爱过了头,但现实的世界从来都不完美。

难的不是尴尬本身,而是我们对尴尬放大之后的担心和焦虑。 错也不在尴尬本身,而是我们以为没了尴尬这个世界会更好。 但有时候,反而是尴尬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真。

我的人生理想曾经非常多,多不靠谱的都有,只是从来没有一个选项叫“成为一名主持人”。 总结下来就四个字:机缘巧合。

一旦进入这个阶段,我开始真的不那么把自己当回事儿,才发现自己的整个状态完全放松了下来,也不需要再做什么刻意的准备,而是更多地把对方的情绪、状态调动起来,给对方营造一个最舒适、最安全的谈话场,让对方完完全全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

等到快退出这个职业的时候,我才终于明白,大家就是来看嘉宾的,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没有人规定这个世界必须按照我们的秩序运行啊!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慢慢放下自己的过程,不是吗?然后慢慢学习,学习该如何在内心深处对自我进行安置,如何和自己、和他人,也和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如果你问我:在一场好的谈话之前,最该做什么准备? 一句话:我希望在赴这场谈话之前,你不是只带了一张嘴,还带来了一双耳朵,准备好听对方先说。

每个人内心的故事都是一座大大的冰山,能够说出口的永远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不仅要“看见”水面上的那一角,也要“看见”水面下那些隐藏的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别管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从事什么工作,年纪大了都一样,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一种参与感和实现度,一种没有被抛弃的感觉。

紧张不可怕,怕紧张才可怕。

我的心理医生教过我一种物理方法,特别管用。按他的说法,人如果紧张,说明还有精力,还有使不完的劲儿,不信你瞅瞅那些病入膏肓的人,哪个还能紧张得起来?既然是这样,那么感到紧张的时候你就攥紧拳头、咬紧牙关、绷紧关节,自己跟自己较劲,把你全身的劲儿都用尽,连气都不要喘。这样连续做个两三回,你就能变松弛了,因为你没劲儿了,也就紧张不起来了。

说到底,说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众声喧哗,它可能是灵药,也可能是子弹,一切全看说话的人是什么态度。

掷地有声,何须多言。

真的,和正确的,是两件事。

正确的另一面不一定就是错误,可能是另一种正确。

帅哥美女总是要克服一个我从来不用克服的问题:亲和力。

除了一颗真心,就是要好好做准备,不能偷懒。

记得我刚出国的时候,看到老人过马路我就想过去扶一把,看到残疾人坐轮椅我就想到后面帮着推一下,很久之后我才明白那不是对他们最正确的态度。他们并不希望你去帮助他们,他们最希望的是你的自然和“漠视”。

后来,突然意识到大家并不是来看崔永元的,而是看崔永元采访嘉宾。

现在大家的“主角意识”都太强了,总是站在自己那边喊“快,你到我这边来玩儿”,却从不考虑别人愿不愿意过桥去。

一个好的说话者的角色并不是一个说话的人,而是一个会听别人说话的人。

开场,很重要。这个大家都知道。很简单,开场不好,活动就提前结束了。

每次上场之前,我都会把心态调整好,

“为什么你可以在井下坚持近34天,究竟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你?” 他说:“我父亲在井上面等着我呢。”

虽然我们可能没有真正的主持人的那种技巧,但当我们能够以主持人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场谈话,那么哪怕是一场同学聚会,我们也可以把它安排得井井有条、人人满意。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主持人,并不是说只有在电视上或舞台上主持节目的才是主持人。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主持一场又一场的交流和谈话,这些交流和谈话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参加同学聚会后,你会发现,成为聚会焦点的有时候并不是原来的班花、校草,或者是常年霸占年级成绩第一的眼镜学霸,而是那些能说会道、把同学聚会搞得热闹非常且秩序井然的人。

幽默讲起来要比逻辑难多了。不过,它们之间是存在互通性的。因为幽默就是在逻辑上出现的事儿,当逻辑不对的时候,一个简单的事情就会变成幽默了。

幽默一定是有一个正常的逻辑在里面的,不是说没有正常的逻辑,上来就是歪的,所以它可笑。滑稽可以那样,但幽默不行。

幽默是在逻辑推演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出现了问题。

要幽默,就要先对后错。如果开始就错,一错再错,那是胡来。胡来一般是不好笑的。

调取同情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有的人会这样说:“我这个人当众说话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今天站在台上比较紧张。如果我讲得不好,希望大家原谅。”

衡水中学的校长。当时他说了一段话,让我的想法一下子有了转变。他是这样说的,他说:“你们城里的孩子考不上大学,还有很多路可以选择。但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大多数就只能选择留在乡下种地。其实我们也不想让孩子这么累,但是这是他们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出路,所以现在让他们受多少苦,他们也都是愿意的。”

无论你学会了多少技巧,你也永远感动不了那些不愿被感动的人。

别把你的脑子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书到用时方恨少,到了现场就得唠。

无论在什么领域,我们要想真的成为全能专家,太难。换句话说,成为一个好的谈话者,把握一种能够从容应对各种谈话的技巧和心态,就十分关键了。

“不管他们谈什么话题,你就记住一条:把话题拽回到你熟悉的银行业务上来。如果他们不懂,你自然就能占据主动;如果有人懂,你们就会惺惺相惜,谈话氛围自然也会轻松起来。”

一个优秀的谈话者最有价值的能力之一就是核心内容的提取。换言之,如何能够在众多的声音中快速提炼核心信息,当别人还在众说纷纭的时候,你已经拨云见日,这一点非常重要。

专业和期待。专业是他们一定会遵守准则,而期待是可以融化并感动他们的力量。

成为一个好的说话者,不仅要考虑那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线索,更要考虑说话的本质:思考。

真正的外交家在国际谈判桌上都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和原则,在他们看来,这些底线和原则如领土一样,不可侵犯。

是在谈判过程中,除了原则问题不能妥协之外,在其他问题上还是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的。

谈判其实就是这样,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毫不让步,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说话,从不考虑对方的利益,甚至丝毫也不给对方留余地,那么最后只能产生两种结果:如果双方势均力敌却互不相让,结果很可能会两败俱伤;如果一方强一方弱,强者长期打压弱者,那么很可能就会招致弱者的致命抵抗,这样一来,强者虽然会获得一时的利益,但也会让自己陷入长期不安全的境地。

要想让谈判取得成效,就要学会妥协。但是怎么妥协,妥协的程度是多少,什么时候开始妥协,都是需要技巧的。

有些事情有些时候看起来是后退,实则早已经大踏步向前。

言论自由必须包括说错的自由。

人心如果出了问题,修复起来就很难。

这个时代很快,非常快,快到电影项目要压缩到两年,甚至一年。

时间是洪水猛兽,也是解开问题的答案。

其实我们所谓的梦想、理想,身处当下的时候你是不知道,也没有强烈感受的,一定要放在相对漫长的时间线之外去回望,才会发现那是不是最好的时光。

Written on August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