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恶魔对话
他之所以对“行窃之事”有罪恶感并感到痛苦,是因为有人将“行窃是坏事”的想法强制灌输给了他。之所以会心生痛苦,就是这个“正论”惹的祸。
规则,有时也许就是为了保护某些有权势者的利益吧。
从根本上讲,一听就能够明白的建议也没有什么价值。
所有的“怨气”,都是因为对对方充满期待才产生的。
因为人们对对方充满了期待,所以才会发怒。
你改变不了对方的行为,但是你自己对对方的期待值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你只要别对对方抱有任何期待就可以了。这可是基于机制原理的愤怒管理应用,无一例外,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抱期待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心生怨气的。没有了先入为主的“期待”,你就是想发怒都怒不起来。所以说,你们所谓的“恶人”总是在笑。因为他们对社会就没有什么期待。
世界上到处都是些无用之辈。他们跟你完全一样。无聊的人类,左邻右舍,或再往远一点,熙熙攘攘地聚在一起,世界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在这个无聊的世界上,一群无聊的人,与无聊的自己,一起过着无聊的生活,仅此而已。
小女孩本来就在森林里幸福地生活着。我给她“小红帽”之前,她没碰过小红帽。我给她“篮子”之前,她也没碰过篮子。即便是那样,她也还是幸福地生活着,没有任何让她难受的事情。但是,现在,小女孩对“篮子和小红帽要是丢了的话,我会不幸福的”这句话深信不疑。但是,现在,小女孩对“篮子和小红帽要是丢了的话,我会不幸福的”这句话深信不疑。
站在白人的角度,在港口接受众人送行的哥伦布,就是一个英雄。但是,对于黑人来说,从大海的一端驶来的哥伦布,无疑就是一个大恶魔。白人将全世界都划为他们的殖民地,把在那里生活着的原住民都变成了奴隶。
谁都看不到一个能够证明所有权的明确的证据。正因如此,桌子上的苹果必须不断地去主张自己的所有权才行。
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手里“没有”,所以才会想着“要得到”。能够发现自己已经“有了”的话,就不会想着要去得到。
想着“我要变得幸福”的人,他们是不幸福的。
要从巴比伦那里获得解放,就要先解放自己心里的那个“想得到更多的”的“控制欲”。
你们人类一味地追求“幸福”,所以为了能够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从原理上讲,“不幸”也就应运而生。
无一例外,“得到了”总有一天会“失去”,这就是命运。所以,能够看清秋千全貌的人,会这样说,不是得到了,而是开始失去。
看起来是得到了“10个成功”,实际上是失去了“10个失败的机会”。这种人是绝对成不了爱迪生的。
【失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奖牌,但却被忽视。
一味地追求“积极的一面”“好的一面”“高的一面”“快乐”“成功”。这种只是去追求其中一面的行为,势必导致当事态向相反一面发展时的无比失望的情绪的产生。
要想从“一面发烧友”变成“两面发烧友”,从网络上检索爱迪生的图像并牢记于心。然后心想着爱迪生的图像,反复念出下面的话:
- “我的天!怎么又成功了!
我现在,可不是
随随便便就成功的时候啊!”
为什么没有人小学生说想成为“陪酒女郎”?
你们这些做父母的,故意避开那些话题,把孩子们领向一个所谓“正确”的方向。
有多少人“想变得幸福”,也就意味着有多少“不幸”的存在。因为只有不幸的人,才能够变得幸福。
祈祷想过得幸福的这些人,他们都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现在“过得不够幸福”。
你越是祈祷“我想过得幸福”,“现在过得不幸福”这一误解也就会越根深蒂固!
。我们总是追求“某个时机”,但是却永远都迎不来那一天。所以呢,克东,你就做你自己就行了。不用去想“我想变成什么”,不要被那些不着边际的梦想压迫着生活。
你们人类,都主张“自己没做什么坏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你们只是没有认识到“实际上自己在做坏事”。不管是什么善行,都包含有等量的恶行在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行为,都包含有等量的“善”与“恶”在里面。但是,只显摆眼前能够看到的“善行”的“善人”,却充斥着这个城市。
奴隶制度被奉为是“正确的”那个年代的人的心情,对于生活在“正确性”已经被推翻了的现代社会的你们来说,肯定是无法理解的。
你们总是喊着“要怎么做才好”,一直从外部寻找答案!
所有不同的瞬间、不同的地方里,都有一个不同的“wo”,如果能够真正理解这其中的道理的话,那你就应该懂得享受眼前这个珍贵的“世界”。而不是其他的别的世界。
正是“现在”,才是宇宙中最美好的“实现梦想的地方”啊。
宇宙万物都是同时存在着的。只不过,有时候会以“分离”这种幻觉在玩耍而已。在那个世界里,除了没有的东西,其他东西都在。除了有的东西,其他东西都没有。
不相信的人,一直在祈祷,相信的人,都只是在表示感谢而已。
那些“正论”正是毁掉你们人类各种可能性的罪魁祸首。因为,所谓的“正论”正是对其他所有事情不信任的一种宣言。
决定正确答案的人,如果不断向世界寻求正确答案的话,那么他只能永远徘徊在迷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