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陷阱

一个人在到达伟大的顶峰之后,会采取一种常见的聪明手段,即把自己攀高时的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

如今许多被视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其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借助巨额的国防采购和研发投资对美国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在计算机领域、航天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虽有所下滑,但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如果没有联邦政府的国防研发资金支持,这些产业根本不会出现。

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招募技术工人的企图促使英国在1719年制定法律禁止技术工人外流,特别禁止“收买”或者招募技术工人去国外工作。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体现在机器当中,政府开始控制机器出口。

体制的确立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

Read More

少年抑郁症

精神渐渐稳定下来,她不得不承认:抑郁症已经慢慢将她脱离了同龄人的轨道。别人都在向前走,而她只能在原地看着他们。

抑郁症患者自杀,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人真的很难改变,我也就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

Read More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科技会催生犯罪。以前是这样,以后也还会是这样。

2014年,约有58%的英国家庭接到过诈骗电话。骗子自称银行、警察局、电脑公司或其他听上去很可靠的行业的员工。

所有骗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基本原则,那就是操控他人的信任。

20世纪早期的骗子中确实流传着另一句箴言:“每分钟都有一个白痴出生,还有一个人去修理他们,一个人去敲打他们。”

有大约半数诈骗犯表示,其所处竞争环境非常不公,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企业环境。他们只是想让游戏更加公平,并说服自己,进行欺诈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一旦你行骗得手,那种让你再次出手、骗取更多、花样翻新的诱惑就会与日俱增。

黑手党电影里常有的情节:第一次杀人是最难的。在那之后,杀再多人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超过40%的人行骗是出于贪欲,但更多的人——近50%是出于一种优越感,这是自恋情结的标志。他们自我感觉高人一等,因此理应得到更多。很多人声称没有得到足够的报酬和认可,于是受到愤怒情绪的驱动而行骗:你算老几,竟然不懂欣赏我?我会给你点儿颜色看看。

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Robert Feldman)指出,我们在与陌生人或仅有点头之交的人谈话时,平均每10分钟就要说谎3次。在这短短10分钟里,几乎没有人能够不说一句谎话,还有的人可能说谎多达12次。

费尔德曼的研究发现,从最亲密的关系(婚姻)到完全的陌生人之间都充满了频繁的谎言。一些谎言无关紧要(“你看上去瘦了一点儿”),一些谎言则相当严重(“我没和她上床”)。

世界吹牛大赛对参赛选手的身份有特殊规定:律师、政客、推销员、地产中介与新闻记者禁止参加比赛。这些人被认为具有优势,对其他人不公平。他们歪曲事实的本领太过熟练,与外行人比试吹牛实在胜之不武。

软件对假账做出通报的正确率为85%。作为对比,审计员们只发现了不到一半(45%)的假账,尽管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水平颇具信心,而且对常见的假账特征也烂熟于胸。结果发现,审计员的感情成了阻碍他们做出正确判断的绊脚石。他们在发现一份可能的假账后,总会回想起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案例,而当时存在完全合理的解释,于是他们认为这次也是可以解释的。

与正常论文相比,捏造的论文会用大量篇幅来描述研究工作本身——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没有实质内容,作者就会努力让论文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运用华丽的辞藻不厌其烦地详细解释,试图转移他人对空洞内容的注意。

在判断哪些人容易受骗时,寻找其个性上的共同点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起作用的因素之一是环境:关键不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而在于你的生活当时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如果你正巧感到孤独或是无助,那么你就相对容易受骗。同样,如果你正经历失业、离婚、伤病或是其他巨变,或者遇到了财务危机,背上了债务,你也就更容易成为骗局的猎物。实际上,负债者也更容易落入与财务状况完全无关的骗局,比如购买无效的减肥产品等。

在特定环境下,任何人都可能会铤而走险。生活跌入谷底时,人人都想尽快摆脱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平日里看上去荒诞不经的计划与建议也会突然变得诱人起来。

受害者不一定是愚蠢或贪婪的。只是在骗子出现时,受害者恰巧正处于感情上最脆弱的时候。

老年人更可能成为另一种骗局的受害者,欺骗他们的往往是其家人或者关系亲近的人。

有一类骗子专门找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的同行下手。

骗子往往会成为最合适的猎物,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不会受骗的。

只要你把对方摸透了,你卖什么,他们都会买。不管是魔法水晶、埃及咒语还是埃菲尔铁塔。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再高明、再诱人的计划也不过是对牛弹琴。

总与他人观点针锋相对没有好处:比起与自己不同的人,我们更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在动之以情的过程中,骗子首先利用的就是我们最基本的情绪: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孤独,甚至是我们身体的伤痛。

在低等动物中,情感反应通常是唯一的反应。老鼠会立即对蛇产生恐惧,而此时它还没有意识到对方是蛇。

销售者总说,客户如果不尽早下手,他们看中的车或房子就会被他人抢先买走,以后再也不会有类似的机会了。骗子也会说,如果你不把银行卡交给我,那这辈子最好的致富机会就溜走了。

“马克·安东尼骗局”的名称来源于莎士比亚名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这个骗局是骗子们常用的套路。马克·安东尼在对罗马人的第一次演讲中宣布:“我是来埋葬恺撒的,不是来赞美他的。”当然,安东尼接下来对恺撒大加赞誉,并顺利地结束了讲话。

爱泼斯坦说过:“《圣经》,这本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书籍,通过预言和故事而非哲学论述来传道,这并非偶然。”爱泼斯坦指出,故事“在本质上是吸引人的”,这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及的。

正如一名骗子所说:“下手必须要快。决不能让头脑发热的人冷静下来。你得趁他还贪心得流口水的时候把他解决掉。”

从第一个销售“蛇油”的人开始,利用我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焦虑情绪的骗局就在世界上大行其道了。

一旦有人为你做过任何可以被看作是帮忙的事——捡起一只掉落的手套(很多骗子最爱用掉落衣物这招),或是借你两毛五分钱打个电话(只要两毛五就好!那个电话真的很重要),或是在电话里跟你聊上几分钟——这个人就会愿意为你做更多事。弗里曼和弗雷泽把这个方法称为“登门槛”策略(foot-in-the-door technique)。

“以退为进”策略(door-in-the-face technique):西奥迪尼发现,更多人在拒绝一项较大的请求(每周到少年管教所志愿工作两小时,坚持至少两年)之后,会同意一项较小的请求(到动物园志愿工作几小时,其实这个要求也不算小了)。

我们成功的全部秘诀在于骗自己,让我们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毕竟从统计学上讲,我们成功的可能性不高。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美国管理学家

准确地感知现实,是追寻真理的最有效的方式。

“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优于平均效应”(better-than-average effect)、“优越性错觉”(Illusory superiority)、“优越性偏见”(Superiority bias)等。无论被冠以什么名称,指的都是同一种现象: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相信自己是非凡的。

我们越是觉得自己出类拔萃,就越容易被骗。

“蔡格尼克效应”——我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对已处理完的印象更深刻。

很多人会谎称自己历尽苦难只为骗取钱财。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写道:“统治的秘诀就是对自己一贯正确的坚信和从过去错误中吸取教训的能力的结合。”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我们更加珍视自己拥有的东西。

那愚人被烧伤的、裹着绷带的手指,又颤抖着伸向了火焰。 ——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英国小说家和诗人

“证实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也就是选择性接受事实的倾向,其目的是证实我们原先的预期是正确的。

沉没成本谬论让我们有一种持续的、强烈的意愿,去相信那些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事情,只因我们已经对这些事投入了太多资源。

如果我们选的股票上涨了,我们就会认为是自己眼光独到;如果下跌了,全怪市场不好。

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说得好:生命本来就是肮脏、野蛮、短暂的。

骗子与无赖统治世界。流氓才是主宰。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美国小说家

苏利文说过,邪教最爱招募的对象就是年轻、聪明、自以为精于世故、人情练达的人。

所有骗局都非常依赖感情机制。要保证自己一开始就不上当,就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辨明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无意义的生活是最可怕的。这种生活令人沮丧、抑郁、泄气、迷失、心烦意乱。

归根结底,骗子利用的是希望,因为你希望自己更快乐、更健康、更富有,希望自己能被爱、被接受,希望自己更好看、更年轻、更聪明,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深刻、更满足的人——希望那个到达彼岸的自己会比现在的这个自己更加优秀。

Read More

兜售繁荣

人们只不过想用经济学来印证自己的愿望,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兴趣。

生产率这个推动生活水平提高的动力之源,早在1965年便停滞不前了。但当时的公众过了很久才发现,美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91年美国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只比1973年高5%,而且这还不过是用工作时间的延长换来的,大部分工人的实际收入低于1973年。

魔力经济为何消失无踪?我要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意识形态潮流会周期性地左右摆动。

里根以一个颇能让人相信的神话为基础,取得了政治上的成功,但这个神话非常不符合事实。

你早上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经济学家,大部分都是商情预测师,他们的工作就是装出胸有成竹的样子,对未来几个月的商业形势作出明确的论断,而这样的论断很少是对的(学术界将他们讲的东西蔑称为“涨涨跌跌经济学”)。

不论在什么时候,总有一些“政策企业家”大言不惭地宣称,他们知道所有答案。

货币政策的变化要在很长时间之后,才能反映到经济之中,至于其效果的产生需要多长时间,则是基本无法预料的。

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华尔街日报》声嘶力竭地鼓吹恢复金本位制。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经济的潮涨潮落主宰了各党各派的政治命运,但这些涨落与总统的政策几乎毫无关系。1979~1993年美国经济的兴衰交替,主要是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而货币政策是由非党派的、大体上独立的美联储制定的。

在美国主宰经济兴衰的是美联储而不是总统府。

高收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投资回报,而不是工资。

现代通信技术扩大了顶级律师、企业高管等专业人士的活动与控制范围,因而会有大量的人为了得到市场所认定的最好人才的服务而争相出价。这就使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变成了一场锦标赛,少数赢家能得到巨额奖金,而其他人几乎什么都得不到。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监管机构将会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既约束垄断力量,又不带来很大的激励扭曲作用。但要是现实世界中的政府真能像这么聪明勤勉,还不如让它直接经营企业算了。

所谓市场总会将经济导向独一无二的最优结果的理论是错的;相反,历史性的偶然因素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竞争的结果(保罗·戴维称此为“路径依赖”,也就是说,在一个进程中发生的事件会决定该进程的最终结果)。

历史偶然因素对于产业分布状况起了明显的决定作用。

人们往往误以为自己理解习以为常的事情。

1991年,美国经济总产出的76%是服务而不是产品,而大部分服务实际上是完全不参与国际竞争的,因为服务是很难运输的(虽然服务业是美国经济的主体,但服务贸易仅占美国外贸总额的20%左右)。

生产率增长乏力问题的根源很深,也很不清楚,贫富不均加剧和贫困问题的原因似乎也同样模糊。如果克林顿总统非要寻找那种自称能解决这些问题的顾问,他最终只能找到一些因为无知所以无畏的人。

如果错误的教条被政府采纳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它就会驱逐好的经济学理论,就算一些好理论从表面上看与这种教条并无直接冲突,也会遭到驱逐。

Read More

1984

群众不需要有什么强烈的政治意识,党只要求他们拥有单纯的能够随时唤起的爱国之情,这有利于让他们接受更长的工作时间和更少的劳动所得。

也许疯子就是指少数派。曾经人们认为相信地球绕着太阳转是发疯的征兆。

从向党宣战的那一刻开始,你就最好把自己当成一具尸体。

无知即力量

战争即和平

上等人的目标是保住自己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和上等人调换地位。至于下等人,他们被欺压得太厉害,生活太艰苦,以至于偶尔才能想起日常生活以外的事。

他们希望尽快被枪毙,以便在思想纯洁的时候死去。

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Read More

精神病的隐秘世界

如果你跟抑郁症患者谈论过往,那么他们所说的都是消极的事情。

精神压力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会对身体产生物理影响。

Read More

动物庄园

科学研究表明,牛奶和苹果中含有对猪来说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如今的拿破仑,就连称谓也有所改变,在任何时候谈到他时不能再随随便便简单直呼为“拿破仑”了,而是要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我们的领袖”。

在庄园里有了一项新的惯例,不管是新得了一个什么成就,或者是发生新的什么幸事,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把荣誉归功于拿破仑。

一只母鸡对另外一只母鸡说:“在我们的领袖拿破仑同志的领导下,我六天产了五只蛋”

池边饮水的两只牛突然感慨道:“这水真甜,这全是拿破仑同志的英明领导所导致的。”

凡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Read More

投资最重要的事

在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时,你得到的是经验。

投资并不简单。认为投资简单的人都是傻瓜。-查理·芒格

心理因素是控制投资者行为的主导因素。在决定证券价格方面,心理因素和基本价值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以我对美国股市的了解,市场要恢复“正确”,通常来说两到三年的时间就足够了。但如果你每天都看报纸,那日子可就难熬了。

再没有比在崩盘期间从不顾价格必须卖出的人手中买进更好的事了。

最重要的学科不是会计学或经济学,而是心理学。

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进。在我看来,这才是投资的真谛——最可靠的赚钱方法。

前瞻性研究表明,多数风险都具有主观性、隐蔽性和不可量化性。

在考虑投资组合时要牢记,极低概率事件会影响到你的大部分投资。

投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先观察不到的。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谁在裸泳。-巴菲特

当人参与进来的时候,结果就有了可变性和周期性。我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是情绪化且善变的,缺乏稳定性和客观性。

足以证明“一切会更好”的最佳时机是存在的,那就是当市场触底、人人都以廉价抛售的时候。

查理·芒格引用德摩斯梯尼的一句话做了精彩的点评:“自欺欺人是最简单的,因为人总是相信他所希望的。”

巴菲特关于航空业经济的金句。航空业是一项伟大而有价值的创举,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项好生意。

专业投资者最难掌握的技能之一:日复一日地工作,却一无所获。

赔钱的人有两种:一无所知的和无所不知的。亨利·考夫曼

也许马克·吐温说得最好:“人类不是被一无所知的事所累,而是被深信不疑的事所累。”

我们应将时间用在从可知的行业、企业和证券中发现价值上,而不应将决策建立在对更加不可知的宏观经济和大盘表现的猜测上。

投资者几乎无须做对什么事,他只需能够避免犯重大错误。- 沃伦·巴菲特

投资成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最伟大的投资者的必备心理之一,是认识到我们无法预知宏观未来。

Read More

随机漫步的傻瓜

法国诗人瓦雷里(Paul Valery)曾经很讶异地听到有人评论他的诗,从他的诗中挖掘出他从未设想过的意义。

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指出,大部分人宁可在别人赚6万美元时,自己赚得7万美元,而不喜欢在别人赚9万美元时,自己能够赚得8万美元。

要叫烂交易员放弃头寸,比叫他们离婚还难。

我们看到的白天鹅数目再怎么多,也没办法据以推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但是只要看到一只黑天鹅,就足以推翻这个结论。

Read More

帕斯捷尔纳克诗选

Read More

呐喊

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道义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Read More

黄金屋

1996年12月6日,格林斯潘发表了著名的《非理性繁荣》讲话,对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高估发出了警告。但是,在接下来的3年里,股市依然一路高涨,

“我们最佳下注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乔治·索罗斯,2000年4月

许多人认为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宏观投资基金得到的超额收益,仅仅是中央银行的失误与政府政策不当的结果,比如试图固定名义汇率(英镑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微观干预经济(政治利益驱动的政策、无效管理)。然而,政策制定者似乎学乖了,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了经验教训。

我不愿意做多中国股票,因为我不太适应那里的法律条款与交易规则。

有关远期汇率的经验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汇率的变动。

我们信奉罗斯柴尔德勋爵的理念,那就是在炮声中买进,而在胜利号角吹响时卖出,你最好在血流成河的地方投资。

绝大多数分析师都自认为他们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但是坦率地说,他们并不知道。

黄金不存在任何内在价值,因此购买黄金完全出于心理原因。

生活由99%的运气和1%的其他东西构成。- 苏希尔·瓦德瓦尼博士

全球宏观确实是一个新术语,过去被称为“地缘政治学”。

我已经不时地看到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发生了。1987年的股市风暴、1994年的墨西哥货币贬值、1997年的亚洲货币贬值以及“9·11”事件,都是难以想象的。

汇率也是一种被驱动的市场情绪,因为它是两国货币资金的相对价格。它反映了两个国家投资者的情绪,对现实和各种不同因素的认知之间的感受。

流动性就是指一项资产在可预期的价格上转变为现金(变现)的快慢。

Read More

孤独是迷人的

从未成功过的人们才会认为成功最甜美。

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原本可以承受黑暗 然而阳光已将我的荒凉 变成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荒凉

Read More

赌金者

债券之间的价差最终总是会逐步缩小,这就是梅里韦瑟从埃克斯坦收购案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也是他后来在长期资本管理基金长期依赖的经验。

如果等待形势扭转的时间太漫长,交易者很可能熬不到胜利曙光的出现就已经破产了。

在1998年版的《韦氏大学英语词典》中,对冲基金一词的释义为“高风险的投机手段”。

梅里韦瑟很清楚,只要巴菲特愿意投资,其他人马上就会跟进。这位谈笑风生的亿万富豪一如既往,话语友善且充满鼓励,可就是不愿掏钱投资。

各种证券虽然看起来毫无关联,但被同一群投资者拥有之后,一旦出现危机它们无形中便会产生关联。

流动性不过是个假象。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市场出现下跌,投资者都会吃惊地发现买家好像全都消失了。

华尔街其他公司也在做同样的交易,唯一的不同是,一位公司员工表示:“我们的融资能力更强,说到底,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其实是一家融资高手。”

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缺点在于,它总是把本质上不确定的事物掩饰成确定事件。

虽然华尔街(以及学术界)曾开发过不少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公式,但无论多么深奥或严密,这些公式没有一个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巴菲特坚决反对向业绩不佳的企业再注入投资,认为这样做不过是浪费资金。

一位员工笑称:“韦尔花了90亿美元从巴菲特手中买了一张表扬信,说他是个伟大的投资者。他逢人就拿出来炫耀,就像走进糖果店的孩子乐开了花。”

哈贾尼和曾担任过斯坦福教授的研究员艾曼·欣迪却在大肆购买俄罗斯债券,自信得就好像他们在这个谜一样的国家拥有里应外合的内线一样。到了这一步,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这群教授的学位已经都不重要了,他们的行为无异于掷骰子的赌徒。

俄罗斯表示暂停偿付的范围适用于135亿美元的卢布债务。这样做无异于是打破游戏规则,就连深陷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都知道,政府信誉等同于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价值——但俄罗斯已经全然不顾了。

不可思议的是,格林斯潘再次为对冲基金之类的流氓投资机构造成的风险进行辩解,这位美联储主席对谗言的轻信简直毫无底线。他指出:“对冲基金得到了资金出借方的严密监管。”

面对对冲基金借助银行资金卷款跑路的事实,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格林斯潘如果不是老眼昏花就是坚持己见,对外界现状充耳不闻。

此时基金还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产,即使忽略衍生品交易不计,其杠杆水平也超过了100倍,简直说是金融投资史上疯狂的奇迹。现在只要再亏损1个百分点,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就彻底玩完了。

巴菲特想以2.5亿美元收购一只年初股本曾高达47亿美元的基金。

如果说长期资本管理基金事件有何启示,应当是传统证券交易行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在衍生品交易中完全失去了作用。

2009年,就在(长期资本管理基金结束后成立的)JWM合伙公司成立十年之后,梅里韦瑟的投资再度出现严重亏损,导致基金被迫停止经营。

Read More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股价”是投资者所能追踪到的最没有价值的信息,却又是投资者最普遍追踪的信息。

铁镐和铁锨”(picks and shovels)投资策略。

过去在淘金热潮中,大多数想要成为矿主的淘金者都以失败告终,而那些向淘金者出售铁镐、铁锨、帐篷和牛仔裤的人却发了大财(李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靠李维斯牛仔裤成为大富翁)。

1989年时专业投资者比业余投资者能够更快地得到更好的信息,但是如今这种差异已经不存在了。

股息正在像濒危物种一样面临灭绝。

1998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共上涨了28%,但是如果再仔细查看一下,你就会发现该指数中的50家市值规模最大的大盘股上涨了40%,而其余450家公司的股价却几乎一动不动。

历史告诉我们,市场修正(correction,下跌10%或者更多)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熊市(bearmarket,下跌20%或者更多)每隔6年会出现一次。

千万不要听信任何专业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基金经理人中绝大多数属于以下类型:心智平平的基金经理人、愚笨迟钝的基金经理人、懒惰懈怠的基金经理人、溜须拍马的基金经理人、懦弱犹豫的基金经理人以及各种各样盲目从众的随大流者、因循守旧的老顽固、死搬照抄毫无主见的模仿者等。

对于专业投资人来说,能赚大钱固然是好事,但更为重要的是万一你投资失败时你也不会落得个悲惨下场。华尔街上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如果你购买是IBM的股票而使客户资金遭受损失,那么你永远不会因此而丢掉你的饭碗。”

在你确实打算要进行任何股票投资之前,应该首先考虑购买一套房子,毕竟买房子是一项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做得相当不错的投资。

由于可以贷款买房,如果你只需首付20%的房款购买一套价值100000美元的房子,并且房子一年增值5%,那么你这一年就可以获得5000美元的投资回报,按照你的首付款20000美元计算的投资收益率相当于25%。

每当大多数投资者强烈地预感到股价将会上涨或者经济将要好转时,却往往是正好相反的情况出现了。

在读研究生时我在课堂上学到的是,股市一般每年上涨9%,但从那时直到现在,股市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年上涨9%的行情。

巴菲特曾这样写道:“股票市场根本不在我所关心的范围之内。股票市场的存在只不过是提供一个参考,看看是不是有人报出错误的买卖价格做傻事。”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的原因在于,当他认为股票被严重高估时,他就把所有的股票都卖掉。

现在即使是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放缓下来,至少这个行业中大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部分的发展速度放慢了,IBM和Digital公司将来都可能变成缓慢增长型公司。

稳定增长型公司是像可口可乐、百时美、宝洁、贝尔电话、Hershey’s、RalstonPurina以及高露洁棕榄公司(Colgate-Palmolive)那样的公司。

在增长率为零的行业,特别是让人厌烦和压抑的行业中,你根本不用担心竞争的问题。你不必整天提心吊胆地防备着周围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根本没有其他公司会对这样一个零增长行业感兴趣。这样一来就给了你更大的回旋余地来继续保持增长以及扩大市场份额。

由于公司规模越大,往往向高级管理人员支付的薪酬越高,因此自然而然那些期望得到更高薪酬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越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扩张,而这样经常会损害股东的利益,如果管理人员自己也大量持有自家公司的股票,那么这种情况就很少发生了。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几乎从来都不会真正成为它的楷模那样卓越非凡的明星——不管是百老汇、图书畅销排行榜、全美篮球联赛还是华尔街都不例外。

如果一家公司把25%~50%的商品都卖给了同一个客户,这表明该公司的经营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缓慢增长型公司的股票市盈率趋于最低,而快速增长型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趋于最高,周期型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则介于两者之间。

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如果定价合理的话,市盈率就会与收益增长率相等。

如果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市盈率是15倍,那么你应该预期这家公司每年收益增长率约为15%,其他公司与此类似。

在一份正常的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应占到75%,而负债要少于25%。

不要相信多元化经营,事实证明多元化经营往往反而会导致公司经营状况恶化。

寻找那种一直在持续回购自己股票的公司。

只根据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每股账面价值来购入股票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根本不可靠的,应该根据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来买入股票。

20世纪20年代那些当时可以随意操纵整个华尔街的投资大亨也不能保证他们自己可以永远获得30%的年投资收益率。

一般股票的长期平均投资收益率为9%~10%,这也是历史上股票指数的平均投资收益率。

Read More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