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一种药,对症下药才能治病,安苦要有信心,有耐心,否则,纵尝遍千般万苦,药还是药,病还是病。
死有个别名,唤作大限。如同一筒罐头,上面还印着保质期,可过了这个期限,原本甘之若饴的美味也会变得腐败不堪。仅仅是这个界限,使美味变得弥足珍贵。
随遇而安。听上去简单,却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不安的理由千种百种,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执着。
因为有了死别离,生命不再是琐碎的、唆的、纠缠不休的。
Read More
在企业运营当中,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量(cash flow)。
没有什么能像“平均”一词这样没有实质性含义的了,因为“平均”有时根本不具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歪曲事实。
凭借投资组合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哈里·马科维茨提到过,保持平常心是投资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韩国KB金融控股公司经营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韩国富人报告书”显示,韩国持有10亿元(100万美元)以上金融资产的富人共计32.3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3%。从他们的资产结构来看,房地产占53.7%,金融资产占39.9%。
在普通人的资产构成中,房地产占76.6%,金融资产占18.9%。
就算自己对简朴的生活心满意足,但家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能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强加在家人身上。他们的生命价值也许要从富足、购物和美食中找寻。如果你承担着撑起家庭的责任,那么你就不能对家人的这些要求置若罔闻。
美国的经济报道不管报社论调如何,60%都是消极性报道,而韩国则有80%以上都是消极性报道。
如果自身的政治理念倾向性过于明显,就失去了正确解读经济形势的能力。对实体经济一旦产生误判,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投资失败。
就算做生意失败的概率是90%,其成功概率还是比能当上高管要高14倍。
Read More
在人均国民总收入25000美元这个节点上,幸福程度和预期寿命这两条曲线都开始变得水平。
对占美国人口总数12.6%的生活在联邦贫困线(衡量的是绝对收入,而非相对收入,例如平均收入的一半)以下者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80%拥有空调,几乎75%至少拥有一辆车,约33%拥有电脑、洗碗机,或第二辆车。这意味着他们之所以没钱购买食物等必需品,往往是因为他们更加渴望达到流行的生活标准。
正如简·奥斯汀(Jane Austen)在《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和《理智与情感》(Senseand Sensibility)中揭示的,无论你出身如何,为了爱情而非金钱结婚,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1950年代只有12%的青少年赞同“我是个重要人物”这样的表述,但到了1980年代末,这一比例上升到了80%。
当我们感到威胁、无助和压力时,我们身体中皮质醇的含量会上升,这会阻碍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就女性而言,外貌和身材对于争夺异性更加重要;但就男性而言,最重要的是社会地位。
尽管人们常常认为,追逐社会地位是雄性的特质,但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其原因可能在于雌性更加青睐社会地位更高的雄性。
经济增长是收入平等的替代品。只要经济还在增长,人们就会抱有希望,也就会容忍巨大的收入差距。
一项对美国国内状况的研究发现,如果姐妹的丈夫比自己的丈夫挣得多,那么已婚女性外出工作的可能性会更大。
2007年,美国最大的365家公司的CEO薪水达到了其雇员平均收入的500多倍,而且二者之间的差距还在越拉越大。许多大公司CEO的日薪超过了普通员工的年薪。2007年《财富》500强公司内部的收入差距达到了1980年时的十倍,彼时收入不平等刚刚开始加剧。
当被问及美国的财富分配状况如何时,受访者作出的平均估测为,最富有的20%美国人掌控着59%的财富。事实上,这部分人掌控着84%的财富。
Read More
人们见过的所有企业失败基本上都是由财务上无法形成良性循环造成的。
我们通过公司的长期成长来衡量成功,而不是通过每个月的股票价格变动来衡量成功。
如果我们对一只股票有良好的长期预期,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除非有人报给我们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
巴菲特认为,大多数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将市场波动等同于风险是一种曲解。
投资者可以利用自身在某方面的所长,对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分析。
贝塔(β),它显示了单只股票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波动程度。
巴菲特指出了贝塔方式的荒谬之处,比如贝塔认为,“如果相对于大势,一只股票的股价大幅下跌,……大跌之后的股价反而比先前股价高企之时,更具风险。”贝塔就是这样来测量风险的。
贝塔方式无法区分企业特性的风险,例如“一家只卖宠物石或呼啦圈这种单一产品的玩具公司,其内在风险与另一家主打大富翁游戏或芭比娃娃的玩具公司相比,二者虽然同样是玩具公司,但风险内涵并不相同”。
根据巴菲特的观察,贝塔方式的流行忽略了“一个基本原理: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长期的投资成功,并不来源于研究贝塔数值,并且保持一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而是来源于投资者将自己视为企业所有者。为了达到理想贝塔数值而进行不断交易、重构组合的行为,实际上却让人远离长期的投资成功。
芒格和我都认为,CEO们预测公司增长速度,是骗人的和危险的。当然,他们是被分析师和公司自己的投资者关系部门怂恿裹挟着这么做。
不知所云的注脚往往意味着靠不住的管理层。如果你看不懂财务报告中的某个注释或其他管理解释,这通常是因为CEO们不想让你明白。
芒格和我不仅不知道伯克希尔下一年的盈利水平,甚至不知道下一个季度的盈利如何。
以我自己的经历和对其他很多公司的观察,一个良好的管理记录(以经济回报衡量)的产生,更多取决于你上了什么样的船,而不是你划船的效率。(当然,在任何企业中,无论好坏,聪明和努力都很有帮助)。如果你发现自己上了一艘长期漏水的船,那么,换一艘船所花费的精力可能比修补漏洞更富成效。
当投资的时候,我们将自己视为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不是证券分析师。
伟大的投资机会往往发生在一家优秀公司遭遇一次性、可解决的问题时。
杠杆这个东西是会令人上瘾的,一旦你奇迹般获利,很少有人会愿意再回到从前保守的状态。
正如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对生活的观察结果,他这段话同样适用于金融界:“大多数人宁愿去死,也不愿意思考。很多人就是这样。”
我最终记住了从一位职业高尔夫球手那里得来的有用建议。(这位职业球手就像参与我游戏的其他人一样,希望保持匿名。)他说:“多练习未必能完美,但多练习能保持恒定。”
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其存续期间所产生现金流的折现值。
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对人性和机构行为具有敏锐的了解,这些都会在长期投资成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见过很多非常聪明的人,但他们缺乏这些美德。
Read More
我们年轻、热切,然而我们孤独,无人瞧我们一眼。
谁能够与自己的痛苦和孤寂毫无遗憾地分手呢?
正是你自己选择了你的大部分痛苦。
我愿意死——死是我的最高愿望,却被我的最低愿望——欲生锁链所缚羁。
倘若我能死去,我决不再活着,因为世代重担压在我的肩上,大海无休止的喧嚣,掠尽我睡梦库中的宝藏。
Read More
年华度尽你却并没有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是把生活挥霍掉了,因为你允许自己被生活中各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所俘获。
驯服我们贪得无厌之倾向的绝妙办法,就是劝说我们去渴求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要小心地区分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和不能够控制的事情,以便我们不再为自己不能够控制的事情着急,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够控制的事情上面。
第欧根尼注意到,为了保证简单的生活,“神灵将轻松生活的手段赐予了人类,但是人们却对此无知无觉,因为我们需要抹了蜂蜜的蛋糕、油膏和这一类的东西。”他说,这就是人类发疯的地方,当有能力获得满足时,他们却选择过得不幸福。
我们应该这样生活,仿佛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的最后时刻。——塞涅卡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正生活在梦想中”——也就是,过上了曾经梦想拥有的生活。
他去瓦尔登的一个主要动机来自于这样的恐惧,“当我临近死亡时,却发现自己从未活过。”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指出了人类不幸福的两个最主要原因——那就是我们的贪得无厌以及我们担心超出我们控制力的事物的倾向。
Read More
在我看来,那些无足无尽的贪婪之徒是最可悲的人,更接近于死物。
我睁开眼睛,看到的却是一片黑暗;我张口说话,说出的全是悲伤。
甜美的死神,快到我这里来,带我走吧!我的同胞们已不需要我。让我投入你那充满爱的怀抱吧!求你吻吻我的双唇。我这双唇既未尝过母亲亲吻的滋味,也没有接触过姐妹的前额,更未亲过意中情人的嘴。亲爱的死神,快来拥抱我吧!
死神啊,美丽的死神,我就在这里。你是我梦中的真实,你是我的希望所在,请接受我的灵魂吧!我心爱的死神,把我带走吧!你是仁慈的,不要把我丢在这里。你是神的使者,你是真理的右手,不要把我丢下。我曾多少次找你而见不到你,我曾多少次呼唤你而你没听到。你现在听到我的声音了,请不要拒绝我的愿望。亲爱的死神,拥抱我吧!
主神赐予灵魂欢乐一杯,并叮嘱说:“你只有当忘记过去、忽视未来之时,才能饮用它。”
我本期望我为享受人间快乐而生;然而今天,我发现自己为金钱所累,步上了一条痛苦之路,就像背驮黄金的骆驼,黄金将要置骆驼于死地。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个异乡人。
我是一名信徒,自信我从黑夜之杯里喝的每一口酒所混杂的苦汁都是有益的。我相信穿透我的胸膛的钉子是美的。我相信撕碎我的心包的铁手是慈悲的。
Read More
如今我确已不再爱她。但也许我仍爱着她。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
这是她带给我的最后的痛苦,而这些是我为她写的最后的诗篇。
Read More
很多人无法区分焦虑和抑郁两种情绪。
一个人在抑郁时经常会感觉痛苦,浑身没劲,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就是一场战斗。
在人类清醒的时刻,至少我们一半的时间都用在了模拟上,而不是用在注意周围的世界上,这种单纯的模拟成了人们情感产生的强大动力。
情绪即意义。根据相关情境,情绪对你的内感受变化和相应的情感感受做出解释。情绪是行动的指示。大脑系统如内感受网络和控制网络,实施概念,它是一门创造意义的生物学。
要想控制你自己的情绪,你需要做的最根本的一件事就是,让你的身体预算处于良好的状态。
现代文化的发展正在破坏你的身体预算。超市里的商品和饭店里的饭菜含有大量对身体预算有害的精制糖和有害脂肪。学习和工作需要你早起晚睡,在15~64岁的美国人中,有40%的人经常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很容易导致预算失衡、抑郁,或是其他心理疾病。
要想保证身体预算平衡,你就要保证饮食健康,经常锻炼,有充足的睡眠。
阅读可以防止你胡思乱想(这对身体预算有害)。
展现出较高情绪粒度的人不容易得病,他们也很少吃药,更不用说患上重大疾病了。
具有丰富情绪概念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更好。耶鲁大学情绪智能中心做了一项研究,每个星期教学龄儿童二三十分钟情绪知识,使用情绪词汇。结果显示,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当你可以把疼痛看成一种生理现象时,疼痛就不会成为一场个人的灾难。
在佛教徒的观点中,自我是一个幻觉,是人类痛苦的根本原因。
感觉自豪、荣幸或者满意时,后退一步,记住,这些愉悦情绪完全是社会现实的结果,它强化了你的虚幻自我。取得成绩要为自己庆祝,但不要让它们成为你的“金手铐”,宠辱不惊才能走得更远。
Read More
人生和文学都似乎 仅是一场英雄梦。
亲爱的姑娘,只有上帝, 才因为你自身而爱你, 而不考虑你的黄发。
Read More
不要为明天的问题担忧,因为你并不知道明天会给你带来什么。
妻子精神失常或丈夫精神失常,都不能离婚。不允许与患精神病的妻子离婚的理由是,一旦失去了保护人,她可能成为心术不正之徒的猎物;精神失常的丈夫之所以不能与妻子离婚,是因为签署离婚字据必须是意识清醒的行为。
邪恶的灵魂会败坏肉体,而病态的肉体也会污染纯洁的灵魂。
犹大·伊拉易拉比说:“害怕和忧伤不是同一事情吗?”
阿基巴拉比在谈到不论是谁自杀时说:“让人们忘却他吧,既别赞美他,也别咒骂他!”
不要闲着——因为空闲是一切麻烦的导因。
Read More
图灵奖得主朱迪亚·珀尔讲过,深度学习只是一种非常通用和强大的曲线拟合技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讲过,人工智能其实就是统计学,只不过用了一个华丽的辞藻。与大脑相比,人工智能还存在“算法黑箱”、数据需求量大、抗噪性差、能耗高等许多不足,离真正全面应用还很远。
比尔·盖茨认为美国具有先发优势,并且掌握了绝大部分核心技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不可能超越美国。
现阶段人工智能是对人类各类行为的模仿,主要利用深度学习等算法对结构化的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学习,其内在机制与真正的智能没有关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的初期。
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为代表的第一、二次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正是人类对人工智能抽象性认知的真实写照。但经历时间的洗礼后,这两次人工智能发展浪潮都遭遇了严重的失败。
深度学习的成功,表明受大脑启发的人工智能是其能够得以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
以人类智能为基准,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许连婴儿的水平都达不到。
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杰出人才十分短缺。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在过去3年间增长8倍,且缺口仍在不断扩大。
Read More
因为古人相信,幸福具有极端偶然,因而完全不等的特性,所以从“幸福”在不同语言中的词源上看,都有运气或者好运的意思。
英语中,“happiness”一词来自冰岛语的词根“happ”,亦即“运气”的意思。
要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意识到自身惬意愉悦的状态,意识到存在的美好时刻是我们得到的益处和生活的馈赠。
有很多快乐是不需要付出努力的,例如品尝冰激凌、满足性冲动、沉溺于一部好的电视剧,等等。
赫拉克利特有句格言:“比起金子,驴更喜欢稻草。”
伊壁鸠鲁充满激情地说:“我们要感谢幸福的天性,正是在它的作用下,必要的东西是容易得到的,而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却是不必要的!”
亚瑟·叔本华就曾说过:“我们的幸福至少有十分之九取决于我们的身体……一个健康的乞丐远比一个病怏怏的国王幸福。”
如果不知道自己驶向哪个港口,就没有所谓的顺风逆风。——塞内加
幸福,就是在建立于真实基础之上的有意义的存在,意识到自己处于总体的、可持续的满意状态。
只要你想着还可能更幸福,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塞内加
英国,半个世纪里,国家的财富差不多翻了三倍,而自认为“非常幸福”的个人却从一九五七年的百分之五十二跳水到二〇〇五年的百分之三十六。
金钱不是目的,而是使我们方便生活,为我们带来帮助,实现我们深层向往的手段。
就在我们对生活有所期待的时候,生活已然流逝。——塞内加
临床观察表明,承受精神困扰或是沮丧时,主体通常是以“思来想去”的方式来运转的,这与感到幸福的主体截然不同,后者的精力则是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专注于自己眼下所做的事情。
幸福的艺术就在于不要为自己设置过高的、无法企及的、令人窒息的目标。最好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能够设置不同阶段的目标,虽然坚持,但却懂得适时放手,懂得不过于屈从自己的目标,懂得接受失败和生活的磨难。
束缚你的,不是物本身,而是你对它们的依恋。——帝洛巴
幸福,就是热爱生活,生活的所有,它的高峰和低谷,它的光明和黑暗,它的快乐和痛苦。
Read More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这些深入西区的街道准有一条(我不知道哪一条)是我最后一次走过,当时没有在意,浑然不觉。
你冷冷地燃烧,独自在沙漠;无人理解你的灵魂,而你已死去。
世界是愤怒的永恒工具,为少数人创造的企盼的天国对几乎所有人来说是地狱。
你的夜莺,你的金色黄昏和你歌唱的花朵挽留不了你。
Read More
多和投资同行交流,能大大帮助你提升投资能力。
风险主要是资本永久损失的可能性。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风险——机会风险,即错失潜在盈利的可能性。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周期往往是涨得慢,跌得快。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疯狂”所下的定义:“一次又一次做相同的事,却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那些已经上涨一段时间,并实现惊人涨幅的证券和市场,更加容易出现周期性回调,而不是继续上涨。
投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基于相对业绩表现来进行衡量的。
只预测正确并不能确保投资成功,你必须比其他投资人预测得更加准确,才能确保你的投资更加成功。
正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所有这些人,看到的是同样的数据,读到的是同样的资料,他们的预测虽然比较正确,但是几乎从来没什么大用。
大多数经济预测只是简单的推断。这些简单的推断经常是正确的,但是人人都会这样预测,人人都正确,因此根本没有价值。
企业盈利周期会受到整个经济周期的影响,但是企业盈利周期的上行幅度和下行幅度,要大大超过整个国家经济周期的震荡幅度。
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需求,比如个人购买汽车和房子,企业购买卡车和工厂设备,对经济周期高度敏感。
投资人心理像钟摆一样,很多时间都在走极端,要么走向一个极端,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投资人很少停留在中心点上,很少走令人幸福快乐的中庸之道。
我做投资47年,算下来我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0%,竟然只有3个年度的股市收益率处于10%-2%到10%+2%之间,平均16年才遇到1年股市是正常的!
股票市场表现符合正常水平绝对不是正常现象,所谓的常态其实是非常态。股票市场如此大幅度波动,根本不能用企业、行业、经济这些基本面变化来解释。股票市场经常大幅偏离正常收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像钟摆一样大幅摆动。
我认识那么多投资人,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到底科技股泡沫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投资人的错误主要有两种形式:选择性感觉,歪曲性解读。也就是说,有时候投资人只注意利好的事件而忽视利空的事件,有时候情况正好完全相反,他们只注意利空的事件而忽视利好的事件。
重要的不是数据,重要的也不是事件,重要的是人对数据或事件如何解读,而做何种解读会随着人的心理和情绪的摆动而摆动。
投资人都觉得风险低的时候,风险其实是高的。
巴菲特说的这句话更短,却可能更加有用:“别人处理自己的事情越不谨慎小心,我们处理自己的事情就越要谨慎小心。”
卓越的投资并不是来自买的资产质量好,而是来自买的资产性价比高——资产质量不错且价格低,潜在收益率相当高却风险有限。
信贷周期猛地关上大门的阶段,最有助于形成到处都是便宜货的情形,比其他任何因素的作用都要大。
投资世界的大多数现象,你除非亲身经历过,否则很难真正理解。
每当有人问我2007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时,我会把信贷周期放在第一位。
正像加尔布雷斯所说的,人类在金融投资上的记忆极其短暂。
基本面:我一直称之为“事件”,大致可以被简化为两大财务指标——企业收益和现金流,以及对二者的未来预期。
非线性效用误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亏损1美元的痛苦感,大大超过赚1美元的幸福感(也大大超过现在放弃未来潜在的1美元盈利的痛苦感)。
价格再高也不会赔,是产生泡沫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也是产生泡沫的显著标志。
看到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我们就应该买入。如果我买了之后,市场价格继续下跌呢?接着买,买入更多。
在投资上,你要取得最终的成功,只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估算内在价值;第二,控制情绪,鼓足勇气大量买入,有毅力坚定地持有;第三,耐心等待市场回归价值,市场会最终证明你的估值是对的。
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希望大家不要过于关注每天市场短线的上涨和下跌,这些都是如芝麻一般的小事,而要关注一生只有一次的周期走到极端的情况,这才是如西瓜一般的大事(最近看起来不是一生只有一次了,而是每过十年都有可能发生一次市场走极端的情况)。
戴维·斯文森,投资业绩非常出色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领头人,他如此描述投资成功之道:“你要投资成功,投资组合就必须与众不同,而从传统的眼光来看,它经常会显得你的投资很轻率,很不谨慎,让大家心里感觉很不舒服。”
最古老也最重要的投资名言:“不要把你的头脑很牛和市场很牛这两件事搞混了。”
事实上,很多人的成功只是因为很幸运,因为得到了贵人相助。
成功的投资往往只会教给人两点经验:一是赚钱很容易,二是根本不用担心风险。这是两个特别危险的伪经验。
短期投资业绩表现其实主要是流行程度大比拼。
好资产变成坏资产,坏资产又变成好资产的过程,就是周期循环。
趋势投资有一大弱点,只会上涨时追涨,不会下跌时抢反弹。
风险资产跑赢市场,其超额收益主要来自这些资产由于具有风险而受到过度惩罚。
“这次不一样”,是投资世界最危险的5个字。
在恐慌的时候,人们用百分之百的时间确定不会有任何损失……其实在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担心的反而是,可能会错失极佳的投资机会。
Read More